机遇和风险相伴相生,如磁铁的两极
危机来临之前,是否只有夺路而逃一种选择呢?显然不是,聪明人能够从危机中发现赚钱的机会。
通过查阅大量的数据,高启贤发现,近五年里美国的房价上涨了足足倍有余,但是大部分人的工资收入却并没有明显提高。
收入没有增加,房价却翻了好几倍。只能证明一件事:那就是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大量的泡沫。
紧接着,他又通过朋友关系拿到了美国房贷市场违约数据。这不看不要紧,看完以后,他发现: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其实早已经烂透了。
各种复杂的次级贷的违约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因为还不上贷款而断供。
种种迹象都已经表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崩盘已经近在眼前。
于是他当即决定:做空美国的房地产市场。
什么是做空?简单来说就是,借入有价证券,卖出,然后等到该证券价格下跌,再低价买回借来的债券并还回去,一卖一买间,实现获利。
也就是说,想要通过做空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赚钱,那只能等美国的房地产崩盘了才能实现。
以当时人的眼光来看,这无疑是一个自杀式的疯狂举动。
因为做空美国的房地产,就相当于是在赌美国的经济会衰退。
而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如果连美国经济都衰退了,全世界必然会再次进入大萧条。
所以,哪怕你当时去问路上遛狗的美国大爷。他都会告诉你:这事儿是绝对不可能的!
甚至连华尔街的金融机构,都没有能够让人用来做空房地产市场的理财产品。
当然,这倒并不是说这些华尔街精英,要坚定维护美国的利益。
而是因为他们不相信美国政府会放任房地产崩盘而不管。出一个做空房地产市场的理财产品,他们只是担心卖不出去,而被别人嘲笑。
但高启贤却坚信自己的判断。既然金融机构没有,那就让金融机构专门为自己定制一款!
“金融创新就像一把锋利的屠刀,把每一块肉精准切下。总有些偏好风险的人喜欢刀口舔血,那就把合成担保债务凭证的风险切下来单独卖给他们吧。金钱漩涡中的银行家们不会错过任何一次赚钱的机会。”高启贤想到。
于是,另一个重磅性的产品问世了,那就是信用违约互换,S。
这个信用违约互换就相当于是金融机构为那些复杂的房屋贷款抵押债券和合成担保债务凭证等各种债券出的一款保险。
那具体又是怎么操作的呢?
这就好比跟金融机构打赌:约翰的房贷会不会违约断供。高启贤认为张三会在未来违约断供,而交易对手方则认为张三不会违约。
于是,金融机构就以“约翰违约断供”这件事出一个叫信用违约互换的保险理财产品,赔率假设是:。
比如说,高启贤花万买了一份信用违约互换,如果约翰违约了,那银行就要赔给高启贤两千万。但如果张三没有违约,那你这万就相当于交了保费。
根据当时的烈火烹油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在金融机构看来,高启贤的行为跟傻瓜没什么区别,完全就是给银行送钱!
因为赌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会崩盘,在当时就好比是在说,明天就是世界末日!
不出意料的,信用违约互换自推出起,便大受市场欢迎。
但是和高启贤最初设计这一工具的初衷——用来做空美国房地产市场,至少对房地产相关投资的风险暴露进行对冲,并不相同。
很多时候,在利益的驱使下,诺曼是作为信用违约互换的出售方参与交易的。
也就是说,诺曼的决策层,就和当时市场的主流认知一致,认为购买信用违约互换的投资者,都是在给金融机构白白交保费。
这套逐渐疯狂的玩法,让天生对数字敏感,金融嗅觉敏锐的高启贤感到有些不安。
直到有一天,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让他觉得诺曼的风险,已经不得放到台面上认真审视,在他看来,货币政策转向,将成为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的力量。
新人初出茅庐,万望看官支持,求关注求鲜花,您的支持是在下精益求精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