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诚又好奇打了一下来历。
如所料,确实是战场缴获。
第一批参战的军队,回了国内。
杨厂长的一个战友,就在其中,类似的包,崭新的,带回十几个。
这战友姓张,转业到了东直门附近的警所当所长。
这可是英雄呀。
苏诚心中肃然,想见见了。
和杨厂长提了提,苏诚才回了车间。
这走的时候,什么没有。
回来背了一个包,还是特别扎眼,特别好看的包。
苏诚立时获得了工友们的羡慕,
“诚哥,这包哪里来的……”
“这包也太好看了,诚哥,能帮我搞一个不……”
“稀奇呀,橙子,出去一趟,从哪带回一个包……”
向来低调,
和杨厂长关系比较好这件事,只有老韩知道。
在车间有今天的人缘,和成绩,全靠个人的努力。
自然不能说是从杨厂长那打秋风得来的,
苏诚编了个谎,“刚刚出去买烟,遇到一朋友。
“这包是他去东北出差带回来的,就一个。
“回头我问问,能不能多寻摸几个……”
乱扯了一通,
苏诚又和工友们侃起了大山,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吃饭的点。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广播传来嘹亮的歌声,
轧钢厂小时工作制,
十二点到一点,是吃饭时间。
歌声一响,也代表点了。
这个时候,有手表的工人,已经开始抬起胳膊装逼,对时间了。
现在的手表金贵不说,还不精确,要每天上弦对表,这一天不对表,明天就迟到。
苏诚没表,第一时间回家。
过往,中午饭,都是在食堂吃。
这有了老婆,家又近,也不是没有那个条件,自然是回家吃。
昨个的晚饭和秦淮茹吃的烧鸡。
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那小味道绝了,比食堂的烧鸡好吃。
今的午饭,苏诚还打算吃烧鸡,
顺便,在买几个馒头,这碳水配肉,热量爆炸,才吃的香。
离开轧钢厂,
苏诚特意去了街道的馒头店,买了六个白面馒头。
店老板用纸包好,递了过来:
“承蒙惠顾,一共三千元……”
此时用的是第一套货币,
最大面值五万,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些虚高。
一个馒头就是五百元。
苏诚心情怪怪的点好钱,给了店老板。
这钱的面值太大,每次买东西,都有一种怪异感。
更让人迷瞪的,却是每月工资。
学徒的实习工资,每月万。
这万放在现代都市,妥妥的精英阶层,豪车美人相伴,日常出入五星级。
在如今,可买不了多少東西,勉强够三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
万可以买个馒头,一天十个,还有余,买窝头等粗粮更多,饿不着。
但想吃点好的,那就没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