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英伦文豪 > 第140章 讣告

第140章 讣告(2 / 2)

1901年3月29日,维多利亚女王在怀特岛的奥斯本王宫中逝世,享年81岁。

维多利亚女王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性、一位伟大的君主,

她尊重议会,又有好几位能干的首相辅弻,所以在长达63年的执政期间,英国工业空前发展,扩大了海外影响力,取得了世界贸易和工业的垄断地位,给英国带来了繁荣,

她是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维多利亚时代”便是英国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代还将一直延续。

——

冰冷冷的文字,昭示着这一事实。

父女三人不由得沉默。

过了片刻,菲利斯拿起桌上的面包,叼在嘴里,含混地说:“父亲,我这就去一趟剧院。”

戴尔先生挥挥手,动作显得有些有气无力。

菲利斯朝泽娜眨眨眼,推门而出。

或许是宵禁的缘故,街道上几乎看不见人影,

偶有路人经过,也是一副心事重重、行色匆匆的模样,

气氛压抑得可怕。

菲利斯好不容易才搭上马车,

一路行来,还是甚少行人,直到靠近皇家歌剧院毗邻的科文特修道院和水果市场,人声才从车窗帘渐渐传入。

报童的叫卖声适时响起:

“《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曼彻斯特卫报》!《镜报》!想了解女王的生平,请购买《镜报》!《镜报》!《镜报》!”

菲利斯愕然,

《镜报》,

一个她从没听过的名字。

她拉开了车窗帘,对报童挥手,招呼道:“你好,能给我一份《镜报》吗?”

报童看到美丽的小姐,还对自己这么有礼貌,立即咧嘴笑了。

他快步上前,

“给你,三便士。”

这个价位在众多报纸中不算便宜、也不算贵。

菲利斯接过了报纸,随后便也看到了《镜报》的讣告,

只是,这一篇的篇幅远比《泰晤士报》的篇幅要长十数倍,简直就像是生平小传的长文。

怀着好奇心,菲利斯开始阅读,

‘1837年6月20日,英王加冕仪式在那一天举行。’

‘对英国数百万百姓来说,临近尾声的授权环节最动人:大主教将镶有2868颗钻石、重量超过1公斤的大英帝国王冠置于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那秀逸而纤弱的头颅上,在众人注视下宣布,她为维多利亚女王。’

一瞬间,菲利斯的心被攥住了。

2868颗钻石、重量超过1公斤的大英帝国王冠,

秀逸而纤弱的头颅,

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菲利斯忍不住喃喃自语:“写得真是好啊……”

……

“写得真是好啊……”

“呼~”

丘吉尔长出了一口气,同时将左手边的《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扫到一旁。

纵使已经习惯分心三用地阅读,但是面对《镜报》的讣告,他觉得自己应该拿出诚意,带着某种意义上的虔诚阅读。

这篇文章的作者写作功底十分扎实,

单单这个开头,就甩出其它报纸的讣告十八条街。

丘吉尔问:“陆教授的手笔?”

在他对面的沃德豪斯摇头,

“不,我也不知道。”

他只是知道女王病重,《镜报》会以此为契机发行,

但具体内容,他并不知晓。

丘吉尔点点头,说:“毕竟是新闻业。‘新闻’一词要作何解释?得注重实效性啊……陆教授办报,不可能事事都提前说与你听,那也太不现实了。”

说完,他的注意力又回到了讣告上,

‘不过据知情人透露,女王在此前的受膏环节内心最为激荡。’

‘维多利亚褪去首饰衣衫,像中世纪的君主一样接受圣油涂抹:这表明,她之所以能成为女王,不仅因为拥有高贵的血统,更因为接受了上帝的旨意。’

‘仪式提醒受膏者:王位意味着神圣且永久的责任。这一点女王终生不忘。’

不用想这个“知情人士”是谁,

因为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一个确实存在的人。

丘吉尔说:“爵士,你知道我在读这篇讣告的时候,会忍不住做什么吗?”

沃德豪斯好奇,

“祈祷?”

丘吉尔摇了摇头,

“不,怎么会是祈祷呢?当政治家真需要祈祷的时候,那么他一定更需要一把自我了断的手枪。”

这是一个黑色幽默。

沃德豪斯叹气,

“但愿我永远不需要那把手枪。好了,你说吧,你会做什么?”

丘吉尔说:“我会想象,想象一个小女孩,在什么也不懂的年纪,就要受膏、戴上王冠、引领一个国家的人民。她的内心会不会慌张?会不会害怕?”

沃德豪斯陷入沉思。

办公室内静悄悄,

“……”

“……”

“……”

两人都没有说话的意思。

丘吉尔的视线一行行地扫过讣告,同时念道:

‘女王的身影孜孜不倦,走遍了英国内外。’

‘她接受花束、观看部落舞蹈、为各种建筑剪彩、参加船舰下水仪式、向群众挥手致意——小小的社交活动累计了成千上万次,君主制也因此深植于人民心中。’

‘这在19世纪已经少有,20世纪则更为罕见。’

沃德豪斯说:“别的文章,都冷冰冰的,就好像女王是某位神祇。只有这篇文章,在塑造一个不断成长的女子。”

丘吉尔缓缓点头,

“所以我才说,这篇文章会让我想象。”

他终于读到了最后,将《镜报》放到了一边,随后闭上眼。

良久,他说:“这是陆教授写的。”

沃德豪斯不解,

“你怎么知道的?”

说着,伸手将报纸抽过来,仔细寻找。

和其他报纸一样,《镜报》的每篇文章后面都会跟上作者名,例如“本报记者 XXX”,或者某些有特殊意义的笔名,

唯独头版头条,

讣告就像一篇凭空蹦出来的文章,没有归属,只是刊印在那儿。

丘吉尔轻笑,

“你觉得,还能是谁呢?”

沃德豪斯语塞,

说实话,他也想不到别人了。

这个世界上,似乎只有陆时有这种感性,连讣告都能写出一朵花来,直击人们的灵魂,

看了这篇讣告的英国人,不会不怀念维多利亚女王。

丘吉尔说:“陆教授总是能做常人所不能做、想常人所不能想。若让我来写讣告,我一定也会像《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那样,写得干巴巴的吧?”

他的视线扫过文章最后:

1837年那一天,年轻的维多利亚被赋予一项神圣的职责:

维系英国。

此后数十年,这个国家多元、开放、地位上升、如日中天达到历史顶点,

而将这一切实现的,正是维多利亚女王。

——

丘吉尔嘴角勾起一个弧度,

“看完了这篇文章,就连我这种铁石心肠都不由得怀念起女王了。”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开局刺杀皇帝:你赶紧灭我九族吧!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极品假太子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年轻气盛八皇子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