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抗清 > 第65章 再入长江

第65章 再入长江(2 / 2)

除此之外也没别的办法,柳如是无奈答应下来。

约定的地点离观海卫清水师营地差不多十几里远,王五一行赶到时就见海上有一条渔船,岸上有几个清兵在等侯。

罗子木已经打点好,且这几个清兵中有两人是张尚书安插在这边的“内线”,因而安全方面不用担心。

第2/2页)

那几个清兵扫了眼不远处的王五等人没有过来询问,其中一兵用灯笼朝海上晃了晃。

海上的渔船看到灯光立即靠岸,未几王五一行迅速登船。

渔船缓缓出海,渐渐消失在夜色中

五月以来,浙江方面的清军在巡抚赵廷臣指挥下加紧了对海上张煌言部的围剿。

下旬,有原隶台湾郑氏的都督郑殷、侍郎蔡昌登、总兵阮美等率部降清。

此前郑殷等一直在舟山附近海域活动,虽没有与张煌言部联合作战,但他们的存在一定程度牵制了浙江清军,为张煌言部间接提供了有力支持。

但当延平王放弃金厦,率数十万军民东渡台湾后,郑殷等人认为大势已去,便向清军投降。

郑部一降,张煌言顿时孤木难支。

六月初,浙江巡抚赵廷臣亲自驰赴定海,与浙江绿营提督哈尔库、水师总兵张杰等人定议,集结水陆官兵一万三千余自宁波、台州、温州三府出洋搜剿。

务求一战全歼张煌言。

张煌言率所部与清军在东西福山大战,结果因敌众我寡被清军击败,明军伤亡六百余。

副将陈栋也率数百人降清。

此战过后,明军船只仅余三十几艘,官兵不过千人。

仅凭这点人马肯定无法再在浙江沿海坚持,因为沿海迁界禁海,既无钱粮补充,也无兵源补充,因而军中有将领提议退往台湾。

张煌言却不愿退往台湾与郑氏合兵,要诸将与他再坚持一阵,以待武昌消息传回。

原定西侯张名振麾下参将魏大龙认为明军藏身之地已经不安全,因为降清的副将陈栋肯定会将明军藏于悬嶴岛一事告诉清军。

为防不测,魏大龙恳请尚书大人及早转移。

总兵郭法广也建议马上转移到别处,此人原是定西侯张名振在浙江招纳的义勇头领,作战十分勇敢,是张煌言极为器重的将领。

张煌言却担心就此转移他处或退往台湾,派往武昌联络的罗子木回来后可能找不到他们,这样会误了大事。

什么大事呢?

就是再入长江!

先前听闻武昌被西山突出的忠贞营克复后,张煌言便立即让罗子木前往武昌联络,劝说忠贞营能够沿江东下夺取南都,以现老宗伯钱谦益当年为灭清所制定的“楸秤三局”战略。

此战略关键就是夺取南都,使东南半壁震动,如此复明声势必然高涨,大事可为。

当年国姓郑成功之所以兵败南京,一是因为轻敌,二是因为郑军多为水兵,陆战实力较差。

忠贞营却一直是陆战之师,且清廷野战重军多集中于湖广,因而忠贞营若能顺江而下抵达南都,有极大胜率能够一举夺城。

为此,张煌言决定率众再入长江牵制长江下游清军水师,同时号召江南士绅百姓起来抗清。

但现在明军新遭惨败,且内部出了叛徒,再于悬嶴岛等侯武昌复信恐有不测。

为安全起见,郭法广他们建议张尚书还是先转移的好。

正就是否转移争论不止时,忽闻海上炮声大作,继而营中很多人在喊:“清兵攻来了,清兵攻来了!”

最新小说: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大明:嘉靖修仙啦 武成年后 年轻气盛八皇子 极品假太子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