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方落,小门就被一俊雅男子推开,玉筠忙躬身行礼,这男子却直奔卫玄而去。
“大兄来的好早。”
来人玄色儒服,玉冠束发,端的一表人才。
正是卫玄兄长,卫氏嫡长子卫觊,在卫玄前世记忆中,他将历经汉魏两朝,以从龙之功封列侯,将安邑县卫氏,变成河东郡卫氏,成为天下大族。
说着卫玄就要起身,毕竟卧榻上见人,非礼也。
卫氏累世士族,纵然是面对他的嫡亲兄长,也不可无礼。
卫觊见状忙加快步伐,几步走到床榻前,伸手将卫玄拦住,笑说道:“玄弟你身体不适,就不要在乎这些虚礼了,躺下听为兄给你细细说来。”
将卫玄按下之后,卫觊两步走到锦榻处坐下,喜道:“蔡大家遣家人从泰山郡来,与父亲互换了你的生辰,为你定下婚约,将他嫡女嫁于你。”
卫玄闻言一窘,怎么刚刚觉醒前世,就为他定下了婚事,忙问道:“是哪个蔡大家?父亲为何匆匆为我定下婚约?”
“你不知蔡大家?”
卫觊闻言满眼不可思议,旋即一拍手掌,笑说道:“也对,这些年蔡大家避祸于东南,久不在中原了,怪不得你不知道。”
“蔡大家便是当世文宗,蔡邕蔡伯喈,与吾卫氏乃是世交,皆攻书法神通,父亲为你定下此门婚事,也算是珠联璧合。”
“蔡邕?”
卫玄不禁一愣,蔡邕他怎么会不知道,但是蔡邕的女儿和他订婚的话。
那不就是蔡琰?也就是蔡昭姬?蔡文姬?
如此一来,那他卫玄是谁,自然不言而喻了。
肯定是历史上有名的病秧子,让蔡琰守寡的河东卫仲道!
卫仲道不是本名,而是姓氏加表字。
在卫玄此时的记忆中,他因为年幼,还尚未有字。
但是他大哥卫觊已经有表字了,卫玄不禁苦笑起来,卫觊字伯觎,卫玄字仲道。
“当真是惊喜啊!”
卫玄苦笑着向卫觊感慨着,心中直道造化弄人。
卫觊见他笑容苦涩,不禁劝说道:“玄弟你别不情不愿,蔡大家虽然仕途不顺,但大名传于天下,乃是当世第一流的文宗,你能娶他家女郎,已经算是极好了。”
理了理心中思虑,卫玄方才卸下苦色,向卫觊正色说道:“既然父亲定下此门婚事,我自当遵从便是。”
便如卫觊所言,蔡琰对他此世的身份来说,的确是良配了。
此时也非是儿女情长之时,张角业已起兵,天下大乱就在眼前,他卫玄,或者说卫氏都要早做准备。
于是卫玄理了理思虑,向卫觊缓声问道:“大兄,你可知太平道?”
卫觊闻言一愣,不知卫玄为何突然说太平道,但也是点头道:“玄弟你久病不知世事,那太平道教主张角,如今已在冀州起兵作乱。”
说着面色忽然大变,急声问道:“莫非有太平道中人诱你入道?”
卫玄连连摇头,否认道:“非是如此,我从前因身体有疾,极少出门游玩,怎会识得太平道众呢。”
顿了顿后又道:“如兄所言,太平道作乱恐怕会危害社稷安危,我卫氏还需早做打算。”
卫觊闻言哑然失笑,以为自家兄弟偶然听说了些什么,有些杞人忧天了。
“玄弟你莫要多想,我大汉神朝法度森严,区区一太平道,又怎会危害社稷安危,不久前河东郡也有黄巾贼出没,瞬息间就被讨平了,此辈不足为虑,哈哈哈……”
说着卫觊长笑不已,显然是以为卫玄是小儿家语,不足为信。
就在此时,忽然有家仆匆匆奔来,在廊外高声道:“少主,家主言有紧急大事,请你速速去前庭。”
卫玄闻言目光一顿,心说朝廷各州郡不能镇压太平道的消息,恐怕已经从帝都洛阳传到河东安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