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烬正准备带李清照去山林间逛逛,找个机会走个肾彻底安抚好这位女圣人。
但就在这时,李清突然明媚一笑。
“六郎,我为你写了一首词。”
“哦?”
朱长烬突然来了兴致。
三十六位文士,也不由竖起耳朵。
千古第一才女的词作,那可是很值得期待的。
“一剪梅·别愁,思六郎。”
李清照当众给词作取了名,而后素手握着一支灵笔,于虚空中写下词作。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作一出,浓烈的思愁荡漾开来,在场的所有人,都产生了一种别愁的情绪。
仿佛看见了凉秋之夜,一名女子独上兰舟,在月满西楼的夜下,眺望远方,满眼尽是思念与忧愁。
尤其是看到最后一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众人只感觉被一股可怕的思愁所笼罩,极为震撼地看着李清照。
思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女圣人究竟有多爱这个大明圣孙,才会让她在分别后,如此思念入髓!
“此情无计可消除,方下眉头,又上心头……可谓憔悴支离矣!”
名师欧阳修忍不住赞叹一声,心里也不免有些酸了。
他身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的大才,年轻时也很风流,结交过不少有才情的红颜知己。
却从未有过一个才女,为他写诗词,这使他心里,多少都有点遗憾。
毕竟身为一个文人,如果有一位才女为自己创作,那绝对是能够成为一桩美谈的,若是创作的诗词能够传世,那这桩美谈,也会流芳百世。
这个大明圣孙倒好,不仅有才女为他写词。
而且还是千古第一才女为他写词作,而且还是一位女圣人,而且词作还写得如此绝艳,哪个文人会不羡慕?!
“此词颇尽离别之情,语意超逸,令人醒目!”
大儒周敦颐也当众点评一句,很是羡慕地看了眼朱长烬。
即便抛开女圣人和千古第一才女的身份,哪怕是一位名声不响的才女,写出如此词作,也必然能够成为传世之作。
一位才女写的传世之作,只是为了一个男人,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谈资?
“起七字秀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只起七字已是他人不能到,结更凄绝!”
“离情欲泪……”
大诗人陆游、书法大家黄庭坚,大明的刘伯温、李善长等人,也一一做出了评价。
那些文士们终于明白,女圣人心里,究竟有多么在乎朱长烬了。
这个大明圣孙,能把女圣人勾成这样,在情之一道,也称得上万古以来第一人了!
“能够让一位文道女圣人如此情根深种,已然是足以傲世千古的成就了,更何况祖师爷还……还勾搭了那么多……”
那些皇孙心中暗暗想着,恨不得再给祖师爷嗑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