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劝导道:“如今叛军日益嚣张,各省藩王战战兢兢,但未必就肯诚服,谁会喜欢上头是一位暴君呢?”
并让朱瞻基修书一封给江南七府的其他王爷,秦王、齐王、楚王等。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朱瞻基也仿佛明悟了什么:“攻心为上,这是一步好棋,我这就去做。”
至此,朱高炽的谋划已经初现端倪!
谨身殿内的两个大帝此时也都神情微变,像是隐隐看透了这位仁宗皇帝的手段。
朱棣眼睛眯起:“这是......”
“捧杀,”朱元璋脸上的怒火终于消散:“好厉害的手段,怀柔,退让,立于大势之上,将对方捧到全天下的对立面。”
“咱看啊,这场平叛,最后说不定可以不费一兵一卒。”
这哪是什么忍让懦弱。
这分明就是在以仁义大道,横扫一切阴谋诡计!
朱棣也微微点头:“老大这一手,不赖。”
很快,旁白声继续响起。
【洪熙皇帝体弱多病,上位仅个月,就驾崩。】
【临死前留下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
【谥号: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献陵。】
【仁宗皇帝虽然在位仅个月,但却未明朝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也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
转眼间,造反的事还没后续。
仁宗皇帝却驾崩了!
“个月......个月......”
不管是朱棣还是朱元璋,此时都豁然起身,神情恍惚,口中不断念叨着这几个字。
尤其是朱元璋,眼神中更满是不敢置信。
他们大明,居然出了一个如此短寿的皇帝!
不远处的陆沉双手背负,腹诽着,老朱这要是知道大明后世还有个一月皇帝的话,就不会这么震惊了。
“老大,登基之后只活了个月?”
朱棣深深吸了一口气,眼中倒是没有太多的悲怆。
主要是他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朱高炽的身体状况,国朝上下谁不知道?
能够撑到他老头子后面再走,都已经算是不错了,
当然,饶是如此,朱棣心里依然不好受,毕竟是亲眼目睹儿子的死亡。
“可惜......”朱元璋叹了口气,表情也是略显悲色。
仁宗朱高炽,这是一个智谋、手段、仁厚兼具一身的明君。
若是他是多在位几年,大明的国运说不定能更加蒸蒸日上。
一时间,朱元璋甚至想起了他那去年去世的太子朱标。
朱标也是一样,仁厚,又不缺手段和谋略,能够震慑住朝臣。
奈何,英年早逝...
......................................................................................
PS:新书起航,求一下鲜花、评价票、月票、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