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此时也在思考。
他越想这套理论,越觉得精妙。
但与此同时,他也产生了一些新疑问。
“小老师,为什么了解民众要从物质开始?而不是从他们的思想?”
龙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在追根溯源,从方法疑问原理。
“因为物质会塑造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就像一个快要饿死的人无法理解看书的乐趣,画画的乐趣,饥饿会占据他所有的思考。”
“物质让人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而对物质资料的占有程度,就划分出了阶级,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在场的革命军们集体再一次沉寂下来,感觉过往他们脑海里那些模模糊糊的念头,终于被人用系统性的语言说了出来。
伊万科夫和大熊两人感触是最深的。
过去他们都曾经是国王,对于民众的思想总是难以理解。
直到后来参加了革命军,才逐渐意识到过去的自己缺少了什么。
但艾德和他们不一样,他从海军出身,然后加入了革命军。
为什么会有如此深邃的思想?
龙对艾德的感悟则是更深一层。
过去他总以为物质不重要,自由才是更重要的。
因为他从小到大,根本没有体会到吃不饱饭的苦。
所以他无法理解有些人为什么宁愿忍受一个暴君,也不去推翻他从而获得自由。
现在经过艾德的点拨他明白了。
因为那个暴君即便再坏,民众们跟着他至少还能吃饱了饭。
民众们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首先能吃饱饭。
革命军没有给这些民众们最需要的东西,他们当然会不不感兴趣。
想到这些,龙不由得羞愧。
他年纪大,走南闯北去过许多地方,自以为自己阅历丰富。
但实际上,连这最基本道理都看不到。
还需要小老师点拨。
他的思想,他的视野太局限了。
没有像小老师一样,没有像小老师一样看到别人。
龙不由得对艾德道:“小老师,你是如何想出这么许多深刻的道理的?”
伊万科夫附和道:“是啊,刚才那些,我们都想不到。”
其他革命军也看向艾德。
那几十双眼睛里,全是求知的欲望。
艾德微微一笑,道:“很简单,就是多观察,多和他们说话,最重要的是要记得:他就是你,你就是他。”
“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不要苛责他们做的不够好,而要想为什么环境造就了这样的他们。”
听到这里,众人深深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