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反对(1 / 2)

事实上也不需要太激动。

各大帝国都差不多。

比如李世民身边还是有房玄龄,杜如晦,还有长孙无忌,但同时也有狄仁杰,姚崇,宋瑨,张九龄,李林甫,李泌,还有苏定方,薛仁贵,郭子仪,李光弼,安禄山,史思明,有刘晏,第五伦等中晚唐名臣。

大汉帝国也是贯穿两汉,萧何,张良,韩信,英布,再到卫青,霍去病,邓禹,刘汉,马援……也一样是人才济济。

大秦则是有商君,苏秦,张仪,李斯,百里奚,再到白起,王翦,王贲,蒙恬,蒙毅,公孙衍,赵陀,章邯……

赵宋则是除了有赵普,寇淮,欧阳修,王安石等名臣外,还有潘美,曹彬,刘光世等开国诸将外。

更是有岳飞,韩世忠,吴璘,吴玠,孟珙,张浚,秦桧,贾似道,虞允文等南宋时期的名相,名将。

朱标感觉,论人才储备,大明并不占优势!

文官强,甚至是最强,但大明的武将只有开国这一批和有限几个中后期的名将。

也就比清帝国强。

清帝国,只是一群蝇营狗苟之辈窃居华夏。

清的实力和特长有两个,一是人口多,比大明还要多,另一个是精锐清军擅长骑射。

光是这两样,根本不够华夏各国打的。

所以清帝国也是大元帝国的藩属国,要灭清,得扛住元帝国的海量骑兵。

……

“陛下,臣等认为,和赵宋国交换造船技术,利大于弊。”

群臣议论了一阵之后,逐渐安静下来。

多半目光,集中在出来奏事的胡惟庸身上。

左相李善长年迈,原右相徐达因为背痈辞相,胡惟庸接任后,敢于任事,施政风格大刀阔斧,敢于负责。

行事有锐气,做事有担当,为相多年,胡惟庸在朝中威望不浅。

他开口后,整个奉天殿都安静了下来。

“一则,我大明饱受倭寇和海盗侵扰之苦,一旦我们造出大型战舰,很快便能扭转局面。”

“二来,远交近攻,赵宋国与我大明被山越相隔,符合远交近攻的标准。”

“三来,我大明与汉国,唐国相交,只要迅速平定海患,大明能以数十万大军北上,可以形成对唐国,汉国的优势,压制这两国,甚至可以先灭一国!”

“是以,臣以为,在龙江船厂失败的前提下,交换技术势在必行。”

胡惟庸面色冷峻,充满强硬感和自信感。

侃侃而谈,左右着朝会局面。

“卿等都是这么认为的么?”

朱元璋面色不变,眼眸深处却是有失望之色。

眼前这些臣子已经是大明精华所在。

难道他们的见识也就是如此?

朱元璋有些后悔。

今天议国政,没有召勋臣武将们前来。

否则,徐达,汤和,李文忠,沐英,蓝玉等人应该会有不同的看法。

就在此时,群臣班里张居正面色一动,想要出班说话。

最新小说: 赛尔号:开局一只雷伊,征服谱 骑士:谁把浮将军剧本给E总的 超神:开局融合世界符文! 影视:力挺乔晶晶,黄亦玫求加入 影视:从小酒馆开始 一分没花,你侯亮平抓我? 毁童话:开局大灰狼,力挺小红帽 三国:皇甫军校,开局大雪龙骑 大宋:刘备竟然穿越成了赵构 四合院:捡漏从养孩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