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电驴与宝马的较量中,最终陶潜的小电驴略胜一筹,赶了两天的路,他先一步到了新都。
“本次导航结束,您已到达目的地新都,全长449.2公里,用时33小时48分”
我去,怎么就结束导航了,我都不知道王莽在哪啊?陶潜把车子停好,看着一望无际的新都,心中一万个海公牛奔过。
眼前是一片片肥沃的土壤,田里的人们正在施肥,小孩则在草地上嬉戏玩耍。其乐融融的景象令陶潜感到疑惑,他这一路走来,其他地方的田里的农民基本都是骨瘦嶙峋,被压迫至极,被迫进行耕种以谋生。而这里的农民勤勤恳恳地耕种,脸上还洋溢着笑容。
陶潜想起自己要找王莽,便向正在耕种的老农询问:“大伯,大伯!你好!可以跟你问个路吗?”
“嗯?你是在叫俺吗?”老农抬头抹了把汗,一手叉腰,一手扶着锄头。
“是哦,老伯,你知道王莽住哪吗?”
“你是说王圣贤吗?俺知道,俺带你去!”老农突然激动起来,挽着陶潜的手就要骑上黄牛出发。
“不用不用,你上我的电动车吧,就停在那边,那个快一点。”陶潜连连摆手,接着指了指停在路边的电动车。
老农挠了挠头,嘟囔了句:“电动车?又是个新奇玩意,又是王圣贤的新发明?”
带着老农上了车之后,老农坐在后座给陶潜指路,陶潜忍不住问了句:“老伯,我在来的路上,看到其他地方都闹旱灾,那些农民耕种也很散漫,为什么你们这边看上去都嫩的很,而且耕田这么卖力啊?”
“这可多亏了俺们的新都候王圣贤啊!他给俺们的田里搞了个什么水渠,然后还搞了个什么化肥,每年的收成都倍好嘞!俺们当然有干劲了,这些田都是俺们自己的,圣贤说了句什么,田是俺们农民自己的田。然后他就再没收过俺们的稻了,俺们经常给他带点俺们家里自己种的玩意送到他那。啊呀,俺忘记摘两个瓜给他送去了。”老伯越讲越兴奋,仿佛这王圣贤的功绩说不完,也道不尽。
在车上他们又接着聊了一会儿,陶潜才知道,这新都发展本不好,在王莽这改革春风吹满地,这新都人民真争气,这GDP蹭蹭蹭上去。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百姓安居乐业,齐夸他的领导,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
唠嗑不到一会儿,就到了新都候府。
这新都候府,也并没有多大,除了门面上的新都候府几个字能看出来这里是个府邸之外,其他的布置与一般小康家庭别无两样。府门外栽了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府墙上写着大字——人人为公,天下大同。
大伯上前拉了一下门上的拉环,里面竟传来门铃声。“来了,来了,是谁来了呀?”屋内是个女子的声音。“是俺,李伯,俺带一了人来见王圣贤!”李伯扯着嗓子,向里面喊道。
大门打开了,上前迎接的竟是一个穿着短裙的女人,看起来三十出头,有种半老徐娘的风韵。
“这位是?”那女子看着我,歪了歪头,向李伯询问道。
陶潜赶忙介绍自己:“在下陶潜,广通之州特派使臣,今日特意来拜访新都候。”
“哦,我是王莽的内人,你先进来吧,你那是电动车吧,我听王莽提起过,你停门口就行了。王莽,有客人来了!”女子推开房门,里面的场景令陶潜瞠目结舌。
一整墙的木雕手办井然有序地陈列在架子上,板凳上坐着一个蓄着胡子,留着长发的男人,虽然坐在板凳上,但依然可以看见他健硕的肌肉和威猛的身躯,他正在雕刻着手上的木雕,木雕已经初具模型,陶潜感觉似曾相识,他仔细回想着,突然明白了什么,脱口喊道。
“樱岛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