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在那时候了,就现在都是高端人才。
可惜他生不逢时。
据秋点兵母亲所说,外公是个豁达的人。
那个年代缺衣少食,且外公经常还因历史原因受欺、又工作繁忙。
但他回家以后还是会乐呵呵的安慰妻子和三个女儿。
别人家吃顿肉难,可他钓鱼抓虾、做机关陷阱逮野鸡野兔、采草药晒干了换毛线布料。
不光没让女儿饿着,反倒是让她们比周围人过得都好。
当时得知最疼爱的小女儿和一个战斗英雄,部队干部恋爱,外公非常开心。
哪怕秋父完全没有理财概念钱全给亲戚们花了,当时连个缝纫机都买不起,但外公还是把闺女嫁给了他。
而且一分钱没要、结婚的家电、房子、全是外公给的。
这也难怪秋父时常说自己小时候是惨了点,但自从当了兵从战场活着回来、好像一辈子就没遇到过难事儿。
秋点兵的父母结婚没多久便有了他。
当时秋父三十出头、正是上进的好时候、所在部队又经常拉练,不方便带小孩。
秋点兵出生到五岁便是外公带的。
可没多久问题来了,秋父发现自己请假探家听不懂儿子说话。
别说他了,连秋点兵的母亲和自己儿子交流都困难。
倒不是秋点兵健康上有什么问题,而是秋点兵的外公太博学多才了!
老头因为年代原因,一身本事却是三个女儿都没教。
却是那个时候,自己没教三个女儿、她们都因为家族出身原因会受影响、如果教了那她们不是更难了么?
秋点兵出生的时候老头已得知自己患了癌症,而这最小的外孙又是他最疼爱而且是唯一一个自己带的外孙。
所以秋点兵出生后,他尽力把自己所会的一切知识都交给他。
秋点兵五岁前说话是日语、英语、德育、普通话、魔都语和外婆的家乡话混着说的。
难免学多了、语序混淆吐字不清。
三岁外公就教他画简单的电路图和力学机关图,五岁就学完小学数学、背完唐诗三字经千字文。
他很聪明是真,但事实证明他确实也算不上是天才。
那年外公过世,小秋点兵不得不去幼儿园读书。
包括他后来上小学,便面临一个问题。
他说话同学和老师听不懂!
G省当时发展滞后,电厂附属幼儿园的老师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周围所有小朋友都说的是本地方言,秋点兵完全听不懂。
而秋母作为小女儿、从小受家人宠爱,魔都出生的她其实很看不起这些三句话必问候别人双亲的乡下人。
在某天发现自己的儿子会用G省方言骂脏话时便接受不了了。
毅然决然带着他随军去边境秋父部队所在的Y省。
这也造成了又一个语言问题。
就是秋点兵难免又学了一口Y省方言、后来回G省时同学不止听不懂,还因为这事孤立笑话他打了不少架。
秋母当时被部队安排去当地歌舞团当会计。
因为儿子语言问题一时间上不了幼儿园、就每天带他去上班、让他学小提琴和钢琴,闲暇也教他些小学课本知识。
而他们所住的家属大院很奇怪。
秋点兵这一代只生了他一个男孩、其它人家生的都是闺女。
因此他特别受父亲原先的团长,现在的司令员宠爱。
除了长得好看还聪明之外,很大原因是司令员的儿子从小在京城读书、和他聚少离多。
那是想玩什么就给他玩什么。
秋点兵四岁随母来探亲,司令员第一次手把手抱着他扣扳机开枪。
六岁,步枪百米卧姿步枪单发射击就能打优秀、会熟练拆卸组装当时所有亚联邦陆军常备枪械、包括班机枪。
擒拿格斗匕首操也是打的有摸有样。
学的还全是侦查连那些杀伤力特别强的招式。
如果没什么意外,秋点兵或许会一直待在Y省。
可他八岁那年意外发生了。
彼时亚联邦内卫、边警还没从陆军单独划分出来,缉毒守边自然是陆军部队在干。
秋父所在部队紧挨着毒三角,缉毒过程中却是会有被毒贩和境外军阀报复的风险。
事实上,秋家的邻居便遭到了报复、全家壮烈。
再加上秋点兵年级也不小了,总不能不上学吧?
这事情让秋母硬是要求正在上升期的秋父离开一线部队,调动到后方G省。
因为G省是秋父的老家,许多战友和老领导都在那能照应一下。
秋父是个很重家庭的人,为了妻儿的安全便调动去了G省军区、辜负了司令员的期待。
原本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将军的。
回到G省,秋父在军区工作了两坤年就转业了,之后倒也过的不错。
毕竟上头有人、加上秋父又有军功在身、被分配到市地矿局当处长、一坤年后成了副局长。
他是孤儿出身、这辈子对国家都非常感念、所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做个清官。
可耐不住地矿局福利待遇实在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