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至终,刘鸿宣只听到了这么一道响声。
刘鸿宣简单和聋老太太道别后,带着易中海来到他屋里,拿起煮的那根玉米,让他吃下。
如愿再响了一次。
只不过在吃第二根的时候,就没有再响了。
“只响一次,这是什么原理?难不成一个人只能有一点声望值?”
送走追问着他这是哪来的玉米棒子的易中海,随便扯了个由头说这是搁外边儿买来的。
就又升柴火煮了几个玉米出来。
给聋老太太送了两个过去,这会儿,提示音才又响起来,
经过他观察发现,这应该等人吃地开心了,高兴了,十分惊喜的时候才会出现一点声望值。
了解到这个事情,刘鸿宣没做多想,自己现在这会儿没什么工具,要想获得声望值摆地摊,要不还是先煮个玉米拿出去卖吧?
说干就干,
但他并不打算在屋里先煮好玉米,一来一回太麻烦了不说,而且被众禽们盯着的滋味儿也不好受。
所以他先是找了个离这稍微远点的地方,南门桥下市集,这里边人多比较热闹,而且各种各样的摊子小贩都有,
他朝一个挑着扁担,倒煤渣子的大爷递了根烟,问道,
“大爷,您贵姓?”
“我是胡同口那边来的,想问一下您这附近有没有能借灶台用的地方?给钱咧。”
“哎.......免贵,我姓张,你叫我张大爷就行!”
那煤渣大爷放下担子,把手把边个衣角抹抹,然后才伸手接过那烟,瞧了眼,
“呦!居然是牡丹花的牌子,小伙子够讲究啊!”
他脸上笑容放大。
要说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工人价钱低廉,像他们这种帮别人挑煤渣的工人,一天也才不过四百块钱。
也就是之后的四分钱。
而这牡丹花牌子的香烟,在这里就得要上三百九,也就是三分九毛钱。
而像他这种工作,在阶级劳动人民中,已经算是不低的收入了,并且,还不稳定。
这一出手就这么阔气,也不得让张大爷认真对待了几分,然后说道,
“小伙子你要火灶房是吧?赶巧了,我家就能用,就在前边儿不远呢,我带你过去?”
他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
刘鸿宣点头,道
“那就多谢张大爷了!”
张大爷把他带到了一个土灶房里,说道,
“我这小屋简陋,自个儿家里勉强够用,就是不知道小伙子你用不用得上?”
刘鸿宣说道,
“够够够!就这点完全够了,我也就煮个玉米而已,
大爷您等着,我先去把东西拉来!很快的!”
说着,又抽出根烟递给他,便火急火燎出去了。
这在老大爷心里那又是多加了一点分,连道,“好好好!”
心里面却是想着,这小伙子前途无量呐,有大格局!
而刘鸿宣走出去后就拐了个角找了个偏僻的地方,从空间里拿了一箩筐的玉米出来。
首先,玉米粥有点费功夫,还得掰玉米下来煮,其次,他的白萝卜腌咸菜,现在没工具,有了那比玉米粥还费功夫。
所以先简单粗暴赚一波声望值,接下来再想办法。
“张大爷,我回来了!”
老大爷嘴里叼着根烟,轻吐出口气,有些诧异看他,
“呦!小伙子这么快就回来了?”
他还以为要很久呢。
上前帮忙,说道,
“你是要煮玉米是吧?火我早给你升好了,你要煮多少,我给你倒水去!”
张大爷十分热情。
刘鸿宣说道,
“全部!”
“哎.....全部?!”
张大爷看着筐里大概得有几十个的玉米,内心有些诧异,但也不做多问就赶忙帮着倒水去了。
刘鸿宣用火筒吹着火灶,让火烧的大些,再添些柴火。
煮了有差不多十几二十分钟的时候,就已经熟了。
张大爷好奇问道,
“小伙子,你煮这么多玉米是做什么?”
刘鸿宣头也不回,把玉米一个个挑出来,说道,
“摆摊!”
然后把一个不怎么烫了的玉米递给他,说道,
“张大爷,您尝尝!”
然后自己也撕开一个吃了下来,呼出一口满足的笑,
“太香了!”
张大爷也吃了,眼神星光烁烁,顿时狼吞虎咽起来,
这可比他之前吃到过的所有玉米那都要好吃啊!
“小伙子,这玉米你是哪来的啊?”他问。
刘鸿宣随手扯了个说朋友家里种的。
又多给了张大爷几个,再留下两百块钱就提着筐出去了。
张大爷本没想收钱,吃人家的都怪不好意思了,但耐不住小伙子坚持,热情招呼他下次再来,
刘鸿宣连说,
“一定,一定。”
他挑了个人比较多的地方,一箩筐放地上。
糟糕!忘写牌子了....
他一拍脑门,才想起来,路过大叔瞧他一句,
“呦!这儿卖玉米呢!?小伙子,多少钱一个啊?”
大叔蹲下拿起来来了眼,毕竟这街头到处都是摆摊小贩,不写牌子的多了去了,全靠口头吆喝。
而且提着这么多刚出锅玉米的,不用说多半都是拿出去卖的了。
“真香啊......”
他闻了闻,说道,“小伙子你这品质不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