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财务报告表现很差,但已经做好了各国本地化,甚至拿到了华国的网络视听许可证,打通了全球主要市场的音乐平台。
系统收购平台后,还贴心的提供了一次模拟机会,秦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修改这款音乐软件的功能,模拟查看修改后的市场占有率变化情况。
看过系统空间里mteam音乐软件的各个功能界面,又对比了下苹果音乐、Spotify、网抑云等等音乐软件。
这些软件,有纯付费的,有免费付费结合的,还有完全免费但15秒一个广告的,突出一个花样繁多。
秦风眉头紧皱,揉起了太阳穴。
数字音乐取代实体音乐早已成为趋势,如今的唱片更多是作为收藏之用,这个倒没什么好纠结的。
但在音乐播放软件的收费模式上,可就有得蛋疼了。
总体上,秦风是赞成收费的,因为所谓免费,只不过是一个骗局。
天上不可能平白掉钱,免费软件的收入来源于广告商,而广告商的宣传成本最终又会叠加到宣传商品的售价上,用户最终还是需要付费,而且多了中间商说不定还更贵。
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还把收费权利集中到了广告商和平台上,导致内容创作者和消费者失去议价权直接双输。
不过这并非消费者短视,而是因为社会财富分布不均(不是分配不均),必然会发生的结果。
随着秦风意念的转动,系统空间里的mteam音乐软件的界面迅速发生变化。
软件采用免费付费相结合的方式,不插播广告。
版税比例分成,三七开。软件平台拿三,厂牌或者歌手拿七。
普通音质免费,更高音质则需要购买歌曲。
每首歌都需要付费,甚至每听一次都需要付费,但单次价格很低,而且当购买次数达到一定次数就能永久拥有,两项数字都由歌曲上传者自己决定。
比如一首歌听一次1毛钱,听20次以后就永久拥有,不再需要付费了,这种模式相对没一次花2块钱那么肉疼。
不仅降低单首歌的花费,让听众能听到更多的歌,总体花费接近会员费用。
同时也鼓励创作者创作出质量更高,能让听众反复听的歌曲。
前世那种因为会员到期、版权到期等等原因,导致花钱买了歌却不能听的情况,秦风都懒得吐槽了。
此外,秦风还添加了粉丝俱乐部和等级系统等等功能。
总之就是让没钱的人少花钱也能听歌。
有钱的人有地方多花钱,同时还能把花了钱的效果展示出来,彰显彰显存在感。
比如说普通人听1毛的高音质版《青花瓷》,在周董粉丝俱乐部里1级。
有钱人听1千的电子签名版《青花瓷》,在周董粉丝俱乐部里100级。
至于粉丝俱乐部具体如何运营,比如给高等级粉丝回馈一些小礼物,这些同样交给歌手自己处理。
思考半天,确定好大体框架,秦风让系统开始进行模拟。
结果让他很惊喜,mteam音乐平台的市场占有率最终停留了在67%。
系统说明是,苹果音乐等等软件都模仿起了这种模式,所以市场占有率才会停留在67%!
“搞定!”
秦风看了看怀里沉睡的衫上悠亚,吐了口气。
有了mteam音乐平台,后续给妹子们推出的歌曲做宣传就方便多了,只要不是歌曲质量太差,一律app首页推荐安排上!
在小妮子额头轻吻了一口,秦风也闭上了眼睛,睡了过去。
此刻的他,还未意识到,mteam音乐平台的横空出世,将改变无数音乐人的艰难处境,给他带来巨大利益和声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