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怎么能不收!您别着急嘛,来,喝茶,...”
旁边一个有些胖胖的男子陪着笑,连声打着招呼,他是这里的负责人:许平生。
安抚了几句,许平生转过头:“我的亲大爷,祖宗诶,您老倒是快点啊,这都快一个时辰了,您老倒是给句话啊...”
面对催促,站在桌台前面,一位身着中山装,戴着眼睛的老头,围着桌子上的大棒槌看了又看,额头上的皱纹能夹死苍蝇。
他是收购站的把眼师傅:张志伟。
低着头,他喃喃自语道:“不对劲,还是不对劲...”
“可到底是哪儿不对呢...”
在一个时辰之前,眼前这苗五品叶就在他面前了。
刚开始,他还很兴奋。
这可是五品叶!!
自己干了几十年把眼师傅,一共也就碰过到两次!!
其中有一次还是干参。
就好比美食家吃到美味,珠宝鉴定师碰到稀世珠宝,作为把眼师傅,能碰到五品叶,对于他而言是一种享受。
然而,在仔细端详之后,张爷发现有些不对劲。
从芦身上的泥土残留来看,这苗五品叶应该也是前些日子刚刚抬出来的。
但是,芦须,芦身上的种种迹象却又显示,这苗大棒槌应该已经出土很久了,至少一个月以上!!
这就不符合常理。
人参的保存与挖掘一样,有很多讲究。
有人会选择蒸熟、晒干,也就是三蒸三晒,这种保存方法效果最稳定,保存时间也最长,在各大参场广泛使用。
有人直接放入酒中浸泡,将里面的精华析出。
也有人选择沙存,就是准备个大一点的盒子,里面放入大量细沙,浇适量水,再将新鲜的人参放入潮湿的沙子中进行保存。
还有放山人就地取材,用苔藓与树皮做人参包子。
...
但不管是哪一种保存方法,都不会造成当下这种诡异状况。
除非对方将出土的野山参又重新埋回土里!!
野山参出土后,就不能再放入土中进行保存。
因为那样会反浆。
反浆的人参,药性会大幅度降低,价格最少降三成,甚至更多!!
照理,对方看着也不像是新手,不可能犯下这种致命错误。
而且张爷还特地换几种方法检测过,没有发现反浆问题。
这就让他更加迷糊了。
你说没问题,泥土与芦身的时间明显对不上。
可你要说有问题,又不反浆,五形、六体是差了点,却也没大毛病。
这种矛盾,让张志伟死活想不明白!!
“难不成是某种我不知道的新型保存方法??”
思来想去,貌似只有这个可以解释。
毕竟自己看了一个时辰都没找出问题,估摸着就算有猫腻,问题应该也不是太大。
实在不行,压压价好了。
心念至此,张爷抬起头,摘下眼镜,正要说话,就见店里小王带着几人走进来。
“张爷,这几个人也是来卖野山参的...”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