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李世民,心中萦绕着这么一个大大的疑问!
在读完这两句后,李世民的总管力士王德抬头看了一眼一旁的杜如晦和李纲。
只是他很快就低下了头,自然也就无人注意到。
王德朗诵的声音仍在继续:“杜夫子,李先生,请君座,听吾言。”
听到李恪几乎指名的说出在场的杜如晦和李纲二人,在场所有人都笑着将目光都看向了两人,两人也笑着微微回了一下。
在读到“吾兄心怀大志,吾弟腹中才华万千,奈何愚,文不成,武不就,且将诗酒度余生。”
众人又将所有的眼光看向了李承乾和李泰...
而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听到这一句后,立马就把胸脯挺得高高的,仿佛在说,李恪说的对,说的非常好,非常的有眼光...
只是大家对于李恪的自我调侃,听完之后,大多微微一笑,没有明确的表明。
倒是长孙皇后看到两个儿子的表现之后,脸色有些细微的变化。
唯有李世民在听完李恪的诗词之后,有了些不一样的感受。
他心想,这哪里是什么诗词啊,明明就是李恪想对他说的话。
里面的意思,也再明显不过:“无非就是告诉他,父亲,我李恪没什么太大的志向,对好多事也莫不关心,无求无欲,只想安安稳稳的做个太平王爷,太子有大志,李泰有才华,你着重培养他们就可以了,我就是一个废物,以后你们要是没啥事,就不要麻烦我了。”
联想到李恪开的“醉仙楼”,再想起李恪说过,只想骑最烈的马,喝最好的美酒,挣最多的钱。
李世民对这种颓废、躺平的儿子,也着实有些怒其不争来。
而此时,力士总管王德,也念到此诗词的最后一句。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放肆...这孽障...胸无大志,胡言乱语,就该吊起来打。”
等到最后一句念完,李世民就暴怒的吼了起来。
原以为李恪只是没有什么大志向,可最后一句,着实把李世民的怒火给点燃了。
你这那是没什么志向,这是...这是...
而这时候,唐朝还没有发明“躺平”这个词,李世民一时半会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
“二郎...二郎...你消消气,气坏了身体怎么办。”
在王德读完李恪所写的诗词之后,面对勃然大怒的李世民,长孙赶紧安慰道。
“观音婢,这个逆子,要把额气死咧...”
气急之中,李世民一下子将西安那边的方言都给说了出来。
让长孙皇后也不禁莞尔!
等到她给李世民倒了一杯茶水,喝过一口之后,李世民这才缓过神来。
只是在喝完这一口茶水之后,他立马把头撇到一旁,朝着地上。
“呸呸呸...”
一连吐了好几口茶水里面,夹杂的碎茶沫子。
也不知道是咋回事,李世民自从昨天在李恪的“醉仙楼”里,喝了李恪的摆弄出来的新茶之后。
以往甘之若饴的煮茶,现在竟然也有些难以入喉。
“都怪这个逆子。”
吐完茶叶沫子,再次恢复成英明神武的李世民,狠狠的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一旁的长孙皇后,还不知道李世民其实意有所指,没好气的说道。
“你说你堂堂一国之君,你跟自己的儿子,一个十岁的稚童置什么气啊。”
“他十岁?他现在懂事的有些让人感到害怕,承乾和李泰不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也就算了,难道观音婢你还不明白?”
李世民对着长孙惆怅的说道。
长孙贵为“千古一后”,其本身拥有才智自然明白李恪这首诗的题外之意。
意思很简单:“我李恪只是一个庶子,没什么大志气,不值得你们担心,以后只是准备做点小生意,你们不必太过理会我...”
虽说因为嫡庶的关系,李世民一直并没有将李恪太过放在心上。
而且这个老三也隐隐透露出,他不会对太子产生任何威胁。
这样的话,其实对于皇室,对于宗室,对于国家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好处。
虽然这小屁孩,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但这样坦然不争权的心态,又让李世民的心情,非常复杂。
因为,他身下的皇位,是他浴血争取来的,而且这些血,还是他的亲哥哥与弟弟的血。
现在,突然有个儿子,对它不屑一顾,反而让李二的世界观产生了一丝的动摇。
让他不禁反问,我当年要是有这个想法,会不会...
只不过,李世民毕竟是要争做那千古一帝的人,还没有一会的功夫,就摆脱了这个颓废的想法,并且重新振作起来。
他看了一眼,一旁的王德,对其说道:“王德,去把那个逆子的诗词,给我撕了。”
双手捏着纸张的王德,听到李世民的命令,犹豫了不到一秒钟,就准备用力撕去这首李恪所写的打油诗。
只是还没等他动手,忽然就听到下方传来一道声音。
“住手!”
不只是正准备撕纸的王德,就连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打断声给惊了一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