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中颇有些冷漠,听起来似乎让人感到距离。
但玩过三国志的陈凡就对夏侯惇的这种性格很了解,因此也就不以为然,向夏侯惇还礼,道:
“早就听说夏候将军威名,久仰,久仰。”
这时,提示信息突然出现:
提示:华雄军总大将华雄由于怯敌而主动撤退,华雄本军溃败!
提示:华雄军由于总大将撤退,华雄军全军溃败!
提示:“士气争夺战”以我军胜利而告终!
提示:获得如下奖励:50声望,650功绩,200步兵经验,20弓兵经验,50奋迅熟练度,70单挑经验,5统率经验,35武力经验,60计略经验,15智力经验。
(目前所影响的数值:声望:264,功绩:2050,步兵经验:200/9999,弓兵经验:20/9999,奋迅技能熟练:50/999,单挑经验:105/999,统率98(5/100)武力96(52/100)计略经验:60/999,智力:89(15/100))
提示:你已经达到八品官所需要的功绩。你已经可以学习单挑技能:恢复(需要拜师)
看到华雄撤退的提示,陈凡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地,心中对华雄能躲过这一劫欣喜不已,毕竟华雄是现在与自己亲密度最高的武将。
而提示中所涉及的各项奖励,又让陈凡高兴不已,看来还是将军型人物爽啊,既可以亲身体验战场上痛快淋漓地厮杀,每场仗下来又有这么多奖励可得,两个字:得劲!
曹操这时也从传令兵口中得知华雄全军溃败的消息,了然的点了点头后挥手让他退下。
转头曹操对陈凡道:“玄策,此去中军尚有几里路程,不如我们一路同行,不知玄策意下如何?”
陈凡此时知道华雄无恙和得到了丰厚的奖励后,心情甚好,再加上曹操刚才做得实在是很够意思——夏侯惇都能猜到自己和华雄之间有“猫腻”,以曹操的智慧更是心知肚明,但他还是刻意为自己辨白,可见其用心良苦——因此,对于曹操这个提议,陈凡欣然允同。
陈凡与曹操几人都是骑着马,即使不是奔跑,但几里的路程还是很快就走完了,在这个过程中,陈凡与曹操先是表达了重逢的欣喜,之后两人又谈论了许多话题。
让陈凡暗暗称奇的是,自己与曹操似乎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不论谈及什么方面,二人的观点总是有许多相似之处。
这不单单只是两人的4维属性相近的问题(不包括武力)。
这绝对与“相性”这个属性有关,之前已经说过,两人的相性值如果相近,那么亲密度就会很高的提高,可能几次谈话下来,就已经是亲密的关系了。
而陈凡现在已经基本可以确定,虽然看不到自己的相性值到底是多少,但肯定和曹操固有的25相性值大小不差。
距离袁绍中军大约还有半里路时,曹操主动停止前进,让陈凡先行。虽然现在各路诸候处于联盟状态,但武将与武将之间的交往和君主与武将之间的交往有所不同,特别是大家都是盟军的时候,一个君主与另外阵营的武将过于亲密,无疑会遭人闲话。
而曹操能够想到这一点,并不奇怪,难得可贵的是作为一名名气势力颇大的君主,居然主动让陈凡先行,这种礼贤下士的行为,让陈凡颇为感动。
你换袁绍试试,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在回中军营地的时候,陈凡再一次思考自己未来的去向,留在袁绍军中,没有背景的自己绝对是争不过其他人有后台的武将的,而且袁绍的性格,自己也不是很喜欢,两人说话聊不到半句。
而对曹操来说,就是一位从各方面都和自己十分对路的君主。
无论是从洛阳时期对自己就很赏识(目送陈凡离开),在讲究身份的古代,不受出身高低贵贱观念影响,是敢发求贤令,唯才是举,这种胆魄放在这时可谓是第一人!
而且无论是统率,智商,政治还是魅力,在三国君主中都无人能及,有称霸天下的野心而不是甘心一辈子偏居一偶。
如果说这些都是客观因素,那么还有一个最主要的主观因素:曹操对自己很好,犹如兄长一般,这一点不是陈凡在战场上杀出威名后才这样的,当初在洛阳还是平民身份的时候,曹操已经如此了,未曾改变。
光是这一点,就让陈凡感慨良多了,袁绍与之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如果不是田丰为他争论,恐怕自己在袁绍底下不过是一个跑腿小厮吧?!
不过,眼下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
联盟军与董卓军正打得火热,自己作为袁绍军先锋,正当以身效命,全力杀敌。如果在这个时候转投到曹操手下,就算曹操能理解自己,曹操手下人对自己会怎么看?天下人又会对自己怎么看?
名声这个东西对于一个自甘庸碌的普通人来讲,连个屁都算不上,但对于一个想要做出一番让世人瞩目之事业的人来讲,就大不相同了。
因此,陈凡只能暂时压下心中想法。
看着陈凡离去的背影,曹操道:
“元让,从方才的谈话中,你觉得陈凡将军如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