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焉、马腾和张鲁的三路兵马因黄巾残党在蜀中作乱而返回平叛,仅剩马腾和张鲁的两路兵马不过三万余人,无法对长安构成威胁,因此这二人先后撤回各自领地。
各路诸侯最为关心的献帝,在董卓逃离洛阳之前曾派兵进宫搜寻,献帝藏在一个奴婢的衣裙下面未被发现。
时间太紧了,董卓没有多余的时间大力再去搜刮献帝,只能放过他一马。
因此献帝得以留在洛阳,并在董卓逃出洛阳的次日。
在金銮殿上接受各路诸侯参拜。
而卢植、荀攸、王允、皇甫嵩、朱儁等朝臣仍留在献帝身边。这样一来,洛阳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天子之都,独立于所有势力,又凌驾于所有势力。
当然了,此时群雄并起,更何况还是一个和三国志系列差不多的世界,献帝也不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君主罢了,想要他一声命下,就让袁绍曹操放下手中的权利,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而有了引董卓进京,为乱京城这个前车之鉴,献帝在荀攸的建议下,命皇甫嵩和朱儁两位武官开始征募兵马,勤加训练,以免洛阳再陷兵乱之苦。
但洛阳虽然没有被董卓像历史上一样毁掉,但城中的财富,军粮以及人口数量都被董卓掠夺一空,想要发展的话,那是难上加难的。
在金銮殿上接受了以袁绍为首的各路诸候参拜后,献帝论功行赏,对这次反董联盟中的各路诸候都有封赐。
封是能封的,赏赐的话他就做不到了,实在是没钱。
其中袁绍由于身为总盟主,统领诸候联军反董有功,被献帝加封为羽林中郎将。
曹操由于发檄文联合诸候功劳最大,不仅加封为五官中郎将(和羽林中郎将同级,但排在羽林中郎将前面),还被免除陈留一地三年赋税。
其它诸候或是加封为州刺史,州牧,或是免除几年领地赋税,总之都有封赏。
封赏完毕,各路诸候纷纷叩首谢恩。
随后,曹操不知是出于感激陈凡的救命之恩,还是欣赏陈凡的武勇,向献帝上奏由于陈凡在虎牢关前打伤吕布,因而联盟军得以攻下虎牢关,并迅速挥师洛阳,在联盟军对抗董卓军的整个行动中,实属功不可没!
曹操的这种为人才请功的行为,并非是陈凡穿越后引起的蝴蝶效应而催生。
历史上,关羽的汉寿亭候就是曹操给争取来的。
献帝听曹操说完后,也觉得这个素未谋面的陈凡颇有些本事。
吕布的本事他不是很清楚,但他在董卓手下时,对待董卓手下的武将皆是一脸的不屑,他是看得出来的。
而董卓手下的武将居然没有一个敢反抗的,这就体现出吕布的厉害了。
但在具体加封什么官爵上却是伤了一番脑筋。原因就是陈凡现在籍籍无名,出身平民,又是在袁绍这么一个地方诸候手下听命,封得官爵太高了反而与身份不符。
与王允和荀攸二人商议一番后,最终决定,给陈凡一个称号。
吕布号称飞将军,但那并不是官方批准的正式封号,是吕布在并州打击游牧民族时的习惯性称谓。
而陈凡从现在开始就有了一个官方批准的正式封号:神威将军。
意为神威凛凛之将军。
随着这道策封下达,立即就有令史持诏书赶往虎牢关,对正在休息养伤的陈凡进行通报。
再说曹操,回到洛阳城外军营后,由于洛阳没有被烧,献帝也没有被掳走,所以没有像历史上那样以一己之兵去追讨董卓。
而是顾自回到自己的中军帐,坐卧不宁,长吁短叹。
曹操这次的随军谋臣程昱进到帐中后,见曹操这副样子,就问曹操是为何故,曹操叹道:“实在是因为玄策不得为我所用而难安也。”
一方面曹操是痛惜人才,另一个方面,有一个宛如吕布一样存在的武将在袁绍那里,本来就势强的袁绍,那更是如虎添翼,势不可挡。
对于任何一个有争霸天下野心的诸侯来说,简单就是一个噩梦。
程昱说道,“大人对陈凡将军如此厚待,想必陈凡将军必定不是不知感恩的人。我发现陈凡将军因为力气大、兵器沉重,多次更换战马仍然无法承载。如果大人愿意再舍弃爱骑爪黄飞电,程昱愿意凭借这把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陈凡将军诚心归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