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热血残汉 > 第四十六章 帝王学

第四十六章 帝王学(1 / 2)

?荀攸严肃的说道:“君候此言大谬。庄子是庄子,黄老之术是黄老之术,两者区别之大犹如天与地一般,岂能混为一谈。”

李归奇道:“哦,原来如此,还请公达指教。”

反正也没有什么急事,荀攸于是将黄老之术的来历和发展以及主要思想娓娓道来,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展现在了李归面前。

那些典故、历史和养生之道什么的李归完全不感兴趣,但是对黄老之术的政论他来了兴致。

政论是黄老之学的主体内容,道法结合、以道家的哲理论说法治的主张,是黄老政论的突出特色。

由于有道家哲学作为理论基础,黄老之学在变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立法的原则和依据、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执法的原则、君与法的关系等方面都有深入的思考和论证。

这就为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的时代需求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在具体操作上,其君佚臣劳、虚静无为等“君人南面之术”,也都对道家哲理有所吸取和借重。

人性理论则是黄老之学法治主张的另一个理论基础。

黄老之学对于人性的判断,同《商君书》《韩非子》等法家学说相一致,认为自私自利、趋利避害是人的自然本性。

慎到、田骈、尹文和《管子》皆持此种观点,他们主张“因人情”,顺应和利用人的这种自然本性而为法治张目。

不过,黄老之学虽然否认人的本性中有道德的因素,但却并不排斥人有接受道德教化的可能,这一点又和儒家接近。

因而他们皆主张礼法互补,反对纯任法治和严刑峻法,这是区别黄老道家和法家的一个重要标志。

黄老的政论在强调法治的同时,对儒家学说特别是其注重道德教化的主张进行了充分的吸取,提出了礼法互补或法教统一的治国理论模式。

这是一种新的理论尝试,它集中了儒法两家治国理念的精华,改变了以往两家互相排斥的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此外,正名定分也是黄老政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方面,黄老之学吸收了儒家关于正名的思想和名家的形名学说,作为其尊君卑臣、强化君权的理论依据。

阴阳刑德也是黄老之学的一个特色理论,它要求君主发布的政令必须与阴阳消长的自然节律相符合,

其实古代历朝开国之时大多都采用黄老之术治理国家,儒家只是一块招牌而已,毕竟真正的儒家对于天子还是有点太过具有挑战性了。

唐太宗总结治国经验时说:“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咋咋听了荀攸的介绍,李归觉得黄老之术确实不错,既顺应了自己变法的需求,又有稳定统治秩序的妙用,挺适合现在的秦州的。

不过他还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历史上就消失了呢?这时贾诩开口了。

“黄老之术不过是使得强者恒强,弱者很弱,民智不开,君上无为而豪强却有为,长则数十年,短则十余年,必然难以维系。”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