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发酵的太快。
尤其又是整个社会最为敏感的义务教育话题。
几乎是在短短不到二十分钟,
关于许易那番言论的视频,
被顶到了当天的热搜榜一。
……
京城。中枢。
内阁办公室。
负责分管国家教育这一块的常务长老赵正华,正拿着一份参要报纸。
秘书敲门而入。
“赵老。”
赵正华眼都没抬,
注意力仍旧放在参要报纸的内容上。
只不过随意问了句:
“有事?”
秘书点点头,
却也不敢失了态,只是如实道:
“出事了。”
这三个字,
在内阁办公室里出现,
就意味着真的出了大事。
赵正华放下报纸,
神色不动如山。
他看了秘书一眼,然后才道:
“能出什么事?”
“说吧,这个天塌不下来!”
秘书闻言,谨慎而又客观的回答道:
“今天上午,教育总局那边搞了一个公开讲座。”
“许局长出席,并讲话了。”
“只是……”
“许局长的讲话,和之前报备上来的纲要,完全不同。”
“眼下,这个讲座的部分内容。”
“已经在网上引发了一些舆论。”
赵正华眉毛一扬。
“哦”了一声。
然后似乎想起来什么似的,笑着道:
“小易也参加了那个讲座?”
“我想起来了。”
“这次是要谈教育改革的事情,先摸摸石头,看怎么过河。”
“他说什么了,怎么就引起轰动了?”
听见赵正华称呼许易为“小易”,
秘书也习以为常。
教育总局的扛把子,
是赵老一手提拔上来的。
上面要求干部年轻化,
而许易则算是其中的翘楚。
所以,
许易和赵正华的关系,
既像师徒,又像忘年交。
只听秘书有些迟疑的汇报道:
“许局长让老师们做了一份手抄报。”
“然后谈了谈作业打卡的问题。”
“并且说……”
“在实际的教育执行过程中,一切形式大于内容的东西,都应该舍弃。”
赵正华眼中闪过一道神采。
他端起面前的茶杯,
抿了一口茶。
这才不疾不徐的问道:
“讲的挺好啊!”
“过去的我们的确走过不少弯路,现在既然认识到是弯路了,再把路走直,有什么问题呢?”
随即,赵正华似乎想起秘书刚刚说的,
许易的言谈在网上引发了一些舆论。
他顺嘴便问道:
“你刚刚说,网上也关注到这次的公开讲座了?”
秘书点头:“是的。”
赵正华嗯了一声,然后道:
“网上都怎么说?”
网友的评论,
虽然不能直接反应在校学生家长的意思,
但是,
网友往往就代表着民心。
这几年来,
很多事情都是因为网上的舆情发酵,
才让地方有关部门彻底解决。
秘书不敢隐瞒,
当即便道:
“网上都在说许局长的好话。”
“风评是一边倒的好!”
“当然,这里面肯定有很多人,还没有孩子,但大家似乎都有感而发。”
“他们说……”
“说好久没有看见过讲人话、接地气的领导了。”
听完这话,
赵正华脸上终于露出笑容,道:
“这就是你说的出大事?”
“这个舆情,小易那边应该还不知道吧?”
秘书:“应该不知道。”
顿了顿,只听秘书继续说道:
“许局长目前还在讲座会场内。”
“一时半会,”
“应该结束不了。”
“因为这场公开讲座,是全国中小学同步直播观看的。”
“可能是有些家长把一些视频片段放上去的。”
舆论发酵,通常都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