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她就在心里想:
局长大人怎么可能会这么无聊,
在全国性的公开讲座中,
给大家安排一个送分题?
这道题,一定是送命题!
绝对没有第二种可能。
坐在短发英语老师旁边的那个女老师,
盈盈站起身来,
接过话筒,款款道:
“我的看法和很多家长相同。”
“我觉得家长偶尔表达一些心意,”
“这无可厚非。”
“甚至我自己有时候也会私人掏腰包,”
“给孩子们买吃的买玩的。”
“只有心理阴暗的人,”
“才会看什么都像是个不正当的交易。”
听完这个女老师的发言,
短发英语老师不住的摇头。
完了,完了完了。
刚说完这是一个送命题,
结果你还上赶着去送人头……
一会局长大人开口的时候,
但愿你还能笑得这么灿烂。
许易依旧没有任何表态,
其实听一听双方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那名女老师讲完后,
相继又有几名老师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大家谈的很保守。
只是说,
正常的人情往来,
也不是不行。
毕竟也是家长的一番心意,
自己如果拒绝,
还怕会让家长产生误会。
比如:你不收我的东西,是不是接下来准备对我家娃不上心啊?
这种论调咋一听上去,
居然是在为家长考虑!
讲座直播间的评论区,一大群家长却是开了眼界:
【我尼玛,原来老师不反对这事啊?早知道我该早点送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张口不赶送礼上门。】
【嘶~这事不对吧?】
【我还是觉得,刚刚那个郑老师说的对。】
【你可以送,这是你的权利。但我可以不收,这是我的坚持。】
【艹了~这几个老师建议好好查一查!】
【我旗帜鲜明的反对送礼!这是歪风邪气,虽然我也送(狗头保命)】
【……】
很多家长,其实是不愿意弄这事的。
但是没办法,
你不送,别的家长送。
到时候你就不得不主动胡思乱想:
这个孩子送礼了,
这个孩子没送。
老师会对谁好,对谁不好,
一目了然了吧?
许易见老师们也谈得差不多了,
于是便笑呵呵的把话题收拢,道:
“嗯,家长朋友和老师们的想法,我也大概都听了一下。”
“很有感触。”
“不过我怎么感觉大家是不是跑题了啊?”
“我问的是,”
“假如明天是教师节,”
“你会给你孩子的班主任送什么?”
嗯?
会场内的家长和老师都是怔了怔。
原来局长大人刚刚问的是这个?
这么说来……
既然局长大人都问要送什么了,
那是不是意味着,
局长大人其实也是认同这种礼仪文化的?
想到这里,
不少人的心思就有些火热起来。
小脑筋也连忙开动,
快速的想着:
该送点什么给班主任,才会显得既用心、又有新意,而且还与众不同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