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景帝的态度(1 / 2)

出了宫门后,众多大臣们立刻分成小团体散去。

或是抱团讨论,或是去通知自己的主子。

荣国府

荣庆堂中人头攒动,丫鬟仆人们穿梭在大厅里给在座的主子们上茶。

贾母坐在上面的高榻上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各个世家大族在宫里自然都是养着眼线的,朝堂上说了什么事情立马就会有人传回来。

圣上让勋贵们出亲兵家仆参战的事情,自然也在第一时间传到了宁荣两府。

“圣上这是在敲打啊。”

端起鸳鸯递过来的茶碗品了一口后,贾母眯了眯眼睛,眼神中闪过一丝光亮。

“母亲,这是首辅大人的提议啊,而且现在正是危难之时,我世家勋贵自当为天家效力啊。”

坐在下首的贾政一脸疑惑的看着贾母,他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根本没有上朝的资格,不过一回来就有下人将此事告知了他。

对于贾政来说,国家危难之际,各家派人去援助守城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有什么好纠结的。

看着下面一脸疑惑的贾政,贾母的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其实按理说这些朝堂上的消息是不可能传到贾母的后宅这里的,但贾家这些年来,连一个能扛鼎当家的男人都没有。

贾赦在曾经支持太子失败后,虽然靠着代善公的福泽保住了一条命,但也是彻底失了心气,只会躲在后宅玩小老婆。

贾政则是木讷死板,完全就是一个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

除了每天去工部坐衙之外什么都不干,不去结交上官,维系同僚,也不会主动地招揽下面的人拉拢人心,天天一下衙门就钻回自己的书房里,跟清客们吟诗作对,听笑话行酒令,谈风弄月,听琴下棋。

关键是贾政明明出身贾家这种勋贵人家,却又自诩清流,但实际上肚子里也没有多少墨水,说是爱读书,但读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读出什么名堂来,再加上贾家将贾元春又送进宫去,这就更是让清流们鄙视,完全被排斥在清流官员之外。

他又不谙世情,不去维系同样的勋贵世家的关系,平时即便是见了面打招呼也是一模讷讷的神色,可以说要不是顾忌着贾家的脸面,景帝也不会把他工部主事的位置给升到员外郎。

至于贾珍就更不用说了,生活穷奢极欲,为人荒淫无耻,自从贾敬去道观出家后,整个宁国府被他折腾的几乎快要翻了天了,可以说要不是贾母还在,还能压他一压,估计贾珍的恶性还要再翻十倍,甚至连京城里卖儿卖女的人家都不愿意把孩子送进宁国府里。

唯一一个能干事的贾琏又被王熙凤压着,再加上贾母为了宝玉以后能承继荣国府,刻意的打压大房,使得这个贾府唯一能干实事的人也被拘的死死地。

原本贾政的大儿子贾珠是能成才的,结果因为读书把身子熬坏了,刚刚成亲没多久便病死了。

现在的贾府可谓是青黄不接,只能靠着贾母这个老封君在撑着。

“咱们勋贵世家虽是有立国开疆之功,但也享受了百年的富贵了,而且当今圣上正当壮年啊。”

虽然贾政的迂腐让贾母很是头疼,但毕竟是自己最疼爱的儿子,贾母还是要教的。

“母亲,咱们庄子上的人去上一半便可,陛下要的是个态度,人数的多少其实并不重要,毕竟那些人说是亲卫,但这么多年的荒废下来又如何可堪大用,若是真的都去了,反而不美。”

贾赦虽然没了心气,但当年能跟着太子的人又怎么会是傻子呢,更何况当时景帝也是皇位的竞争者,他们这些太子门客当年可是没少算计和研究景帝的性格。

所以在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贾赦就明白了景帝的意思。

太上皇年纪大了,要不了几年就要躺板板吃席了,朕还是鼎盛之年,尔等如何选择就看这次怎么决定了。

话虽然是李明翰这位首辅说的,但却是景帝心里所想的,要说这里面没有景帝的暗示,打死贾赦他也不信!

“那便这样吧,让琏哥辛苦一趟去传个话,安家银子不要吝啬了。”

看着下面气色沉暮的大儿子,贾母的心里其实也不是滋味。

她知道大儿子一直觉得自己偏心,但贾赦不知道的是,当年若不是贾母跪在贾代善的面前苦苦哀求,甚至以死相逼,贾代善也不会豁出老脸去求太上皇饶贾赦一命的。

而贾赦虽然保住了一命,却也是前途尽毁,在明白了自己的命运之后,贾赦的心气就散了,开始只知道吃喝嫖赌,堕落玩闹。

贾母不是没有劝过,甚至罚过,打过,但收效甚微,渐渐的内心对这个大儿子也变得极度失望和不满,母子间的隔阂也是越来越深,甚至连亲情都没剩下多少了。

最新小说: 武侠:悟性逆天,九岁创真武法相 我,大庆六皇子,开局请庆帝赴死 综武:百晓生,我敢说你敢听吗 洪荒:收徒云霄,签到鸿蒙量天尺 洪荒:截教首徒,三教合一! 综武:庆国大皇子,杀敌成至高 综武:融合凯皇,开冲王语嫣 我在修仙界登陆洪荒 从扎纸人开始证道长生 人在武侠当魔头,师娘孕气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