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心情颇有些兴奋,他感觉自己就要招到一位大贤了。
刚才周易在沙龙上的表现,不仅赢得众多洋人的赞叹,更把溥仪给震住,他现在急需这么一位通晓世界局势的谋士。
更何况他听英国领事说周易跟英国皇室还有联系。
“能成吗?”婉容担忧地问,她不愿做什么皇后,只想安稳清闲的过日子。
在她看来,天津租界可比冷清的皇宫有趣多了。
溥仪双手紧握成拳,给自己鼓劲道:“一定能成!我是天子,我是皇帝,我生来就该统治中国!”
婉容没有说话,只好奇地看着周易远去的背影,那个人给她一种说不清的奇怪感觉。
又一个周末,周易被邀请去打马球,听说今天同行的有英国领事夫妇、法国领事夫妇和溥仪夫妇,另外还有一位天津租界的驻军司令。
早早的就有一辆福特轿车来周公馆接人,马场在天津城南郭佟楼养牲园,占地二百亩。
紧邻马场的还有乡谊俱乐部,保龄球、桌球、网球、高尔夫等运动应有尽有,外国显贵们还经常在这里开舞会狂欢。
当然,中国的有钱人自然也可以光顾这里。
比如退居天津当寓公的大总统黎元洪,就经常来这边骑马散心,前不久才宣布下野的段祺瑞,也偶尔邀请朋友来俱乐部打桌球。
在动荡不安的民国,似乎只有洋鬼子的地盘才能享受片刻清静。
“周先生,到了。”法国司机把车停稳,恭敬地说。
周易推开车门,正好看到穿着一身运动装出来的溥仪夫妇。
溥仪颇为热情地过来跟他握手,低声问道:“周先生,你考虑好了吗?”
周易鄙夷地笑了笑,这位老兄表现得也太急切了些,一看就不是做大事的人。
还想复辟当皇帝?洗洗睡吧。
马场的休息室里,法国天津总领事埃尔韦·雅克·赛泽尔正在读报纸,读着读着他笑道:“玛瑞,周先生,确实对欧洲历史有着非常深刻的见解。仅这篇关于葡萄牙崛起和衰落的文章,他已经够资格去巴黎大学做讲师了。”
“仅仅是讲师吗?为什么不是教授。”玛蕊恩疑惑地看向丈夫。
“在欧洲,关于葡萄牙的历史研究资料很丰富,他的很多观点并不稀奇,仅仅算是博学而已。”埃尔韦解释道。
“但他已经是教授了,不是吗?”玛蕊恩已然成为周易的脑残粉了。
“我说的是只凭这篇关于葡萄牙崛起和衰落的文章!!!”埃尔韦有些崩溃的说道。
玛蕊恩微笑道:“那是你没听过他对于苏联的独到见解。”
“我很期待。”埃尔韦也笑了笑。
他刚才读的是《京津泰晤士报》,创刊于1894年,1902年从周报改为日报,既有英文版,也有中文版。
其办报初衷是做为天津英国租界工部局的喉舌,专门为英国人说话。
当然,英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有时候也通过《京津泰晤士报》帮中国人说话。
比如强烈反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反对“巴黎和会”把山东转让给日本的决议。
这份报纸还强烈反对鸦片贸易、反对英日同盟、反对武器走私、反对军阀割据,维护人权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