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了。
请冷而又寂静的皎洁月辉,照耀在成周巍峨的城头。
同时。
也照在了东周君姬杰的身上。
姬杰站在城墙上,眉头微蹙,举目远眺。
从洛邑远远传来的阴月厮杀声,逐渐减弱,终不可闻。
“秦军攻入洛邑了么?”
姬杰神情复杂。
突然。
身后响起一声:“公子跋到!”
紧接着。
一个青衫少年,快步走向姬杰。
少年手上,还拿了一件黑氅。
轻轻为姬杰披上。
“君父!”
少年轻声道,“三更天了,何故还不歇息?”
“唉!”
姬杰叹了口气。
伸手遥指洛邑王城的方向,忧心忡忡。
“跋儿,天子终究还是跟秦军开战了!”
闻言。
公子跋先是一愣。
“洛邑才多少人马,竟敢跟秦军开战?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公子跋冷笑道,“天子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老糊涂了!”
不过。
这般结果,正合他心意。
此战一开,洛邑必败无疑。
以秦国的性格,洛邑一旦败了,那么天子和西君都将随之覆灭。
东周国便成了王室唯一幸存的正宗血脉。
到时候。
东君登基成为天子,顺理成章。
“如此说来,我倒要感谢秦国了!”
公子跋在心里嘿嘿一笑。
“本君与天子,既是君臣,也是同宗兄弟!”
姬杰又是一声长叹,似有惭愧悔恨之意,“如今天子蒙难,本君却袖手旁观,有违君臣之义,兄弟之情,实在……实在……唉!”
“是天子自不量力,得罪秦国,君父何愧之有?”
公子跋道,“况且,秦军势大,即便君父借兵勤王,也只是白白送死!”
“与其损兵折将,不如养精蓄锐,以待来日!”
十日前。
秦军如神兵天降,围困洛邑。
西周国人,大为震恐。
纷纷逃难成周。
迄今为止。
已有三分之二的西周国人,皆入东周国中。
就连西周国的宗室大臣,也都逃至成周,寻求东君庇护。
在公子跋看来。
这分明就是,天命归于东周。
眼下。
只需静待秦军攻灭洛邑,姬延驾崩。
不久后,天子之位,自然而然就成了东周的囊中之物。
公子跋早就打好了这样的算盘。
因此。
王翦当初奉诏前来成周,借兵勤王,他便力劝东君,一口回绝。
“洛邑王畿,厮杀渐熄!”
姬杰眉头紧锁,“想必此时,秦军或已攻破王城!”
“唉!”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言讫。
伸手拍了几下城垛。
便欲转身,与公子跋一起走下城墙。
就在这时候。
突然。
一名探子匆匆冲上城楼,喊道:“报——”
很快。
便已来到姬杰和公子跋的面前,单膝跪下。
“何事?”
公子跋沉声问道。
实际上。
父子二人,早已心知肚明。
探子禀报之事,肯定是跟洛邑有关。
可仍然明知故问。
“启禀东君、公子!”
探子喘道,“洛邑大破秦军!”
“知道了!”
公子跋一挥手,漫不经心道,“下去……”
话没说完。
猛地反应过来。
整个身子,为之一震。
“等等!”
公子跋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道,“你、你刚才说什么?”
“洛邑大破秦军?”
“难道不是秦军大破洛邑吗?”
一旁的姬杰,同样震惊地看着探子。
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公子,确实是洛邑大破秦军!”
探子正色道,“洛邑以八百兵马,大破十万秦军!”
“秦军主帅被杀,败走洛水……”
探子的声音不大。
但,
他的话,在静夜中回荡,如雷霆般震耳。
姬杰和公子跋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均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到了难以置信和无比震惊的神情。
“什么?!”
“八百兵马,破十万秦军?”
“秦军主帅还被杀了?”
“这怎么可能?”
公子跋满脸的匪夷所思。
始终不敢相信。
要知道。
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实力大涨。
大秦锐士,对于天下诸侯而言,更是比当年魏武卒更为恐怖的存在。
所向披靡,堪称无敌!
区区八百兵马,便妄想击败十万秦军?
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无稽之谈,又岂能让人相信?
然而。
看探子的样子,也不似作伪。
难道……是真的?
过了半晌。
“君父!”
公子跋提议道,“要不派人再探?”
“善!”
姬杰点头。
此时,他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些。
倘若洛邑真能以八百兵马,击败十万秦兵。
天下形势,必定大变!
……
颍水之畔。
赵魏十万大军,扎营驻兵。
战马啾啾嘶鸣,旗帜猎猎飞展。
中军大帐内。
灯火通明。
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以及赵魏二国的将领,皆聚集于此。
现场气氛,有些压抑。
“探子回报,我赵国边境,果然有数万秦兵纠集!”
赵胜皱眉道,“若不及时班师回救,只怕秦军便会经由上党,直击我国都邯郸!”
长平一战,赵国精锐几乎殆尽,国力大衰。
去年。
又经历了邯郸之战。
幸亏赵国上下,众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