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君,王室宗亲,你德高望重,这次可一定要为我们主持公道!”
“姬靖那野……小子,恃功自傲,全然不把我们这些宗室元老放在眼里,竟还将我们贬为庶人,逐出王城,种种恶行,自古未有,令人发指!”
“不错,姬靖倒行逆施,违背祖宗,驱逐宗亲,任用小臣,正是武王牧誓所谓的商纣取亡之道!”
“东君,现在便只有你能挽大厦于将倾了!”
“你若继续袖手旁观,我大周先祖筚路蓝缕,方才创下的八百年基业,势必亡于小儿之手!”
……
成周。
王宫偏殿。
静静地听着姬瓊、姬焽等宗室元老的喋喋不休。
或是痛心疾首,或是怨愤咒骂,或是苦口婆心。
东君姬杰不发一言,只觉脑仁儿都快被这帮人吵得炸裂开了。
妈了个蛋!
你们这帮老东西是让本君去挽大厦于将倾吗?
分明是叫本君去送死!
八百甲士,破秦十万大军!
而且还没有一个伤亡!
这战力是何等的恐怖,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放眼天下,如今谁还敢轻视洛邑?
东周这点儿兵力,连给人家塞牙缝的资格都没有!
“姬瓊这些老东西,自己在洛邑触了霉头,还想将本君拉下水,真是居心叵测!”
姬杰在心里暗骂。
但,
表面上,他还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
毕竟。
都是同宗弟兄,他也不好当众与姬瓊等人撕破脸。
“东君,天子老糊涂了,居然将我王室的未来,尽数交付于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手上,如此下去,我大周必亡!”
姬瓊杵着拐杖,咬牙切齿,一字一顿地道,“为了我大周社稷宗庙,老夫以太师的身份,与一众宗亲,恳求东君,请出元圣摄政诏!”
甫一听到“元圣摄政诏”这几个字。
现场众人,尽皆肃穆。
姬杰眉头一挑,目光陡然一变。
身为周室宗亲,他当然知道,元圣摄政诏究竟意味着什么。
八百年前。
武王伐纣,三年而崩,成王继位,周公辅之。
当时,由于天下初定,周公担心诸侯叛周,故而代成王登位摄政。
直到成王成年以后,方才还政于成王,北面称臣。
不负周公所望,成王亲征,励精图治,大周兴盛,威震天下。
成王将崩,为了警惕后世子孙,立下“元圣摄政诏”,秘密藏于宗庙。
后世之君若有不肖,便可经由王室宗亲聚集商议,少数服从多数,请出此诏,行周公摄政旧事。
大周八百年,宗室动用“元圣摄政诏”不过三次。
譬如,
厉王暴虐,国人暴动。
定公和召穆公便从明堂中请出了“元圣摄政诏”,驱逐厉王,共和行政,直至宣王继位。
但,
请出元圣摄政诏,事关重大,绝非摄政那么简单。
“老太师,你这是什么意思?”
姬杰面露不悦之色,目光如电,沉声道,“你还真想废黜天子不成?”
“绝无此意!”
姬瓊忙道,“我只是不想让姬靖那小子继续这般胡作非为下去!”
闻言。
姬杰脸色稍霁,缓缓说道:“老太师,诸位宗亲,姬靖破秦有功,使我社稷宗庙,免遭践踏,本君又岂能与他同室操戈?”
不能同室操戈?
自王室分裂成东西二周以来,难道同室操戈的次数还少了吗?
看着姬杰一本正经地装模作样,姬瓊不由得在心里翻了翻白眼。
“况且……”
姬杰续道,“靖文君以八百甲士,破秦十万大军,临阵时又斩杀了秦军主帅,实力之强,绝非等闲之辈!”
“即便我东周精锐尽出,也未必是靖文君的对手!”
“本君好不容易攒了这么点儿家底,可不能平白无故去送死!”
很明显。
这几番话,才是姬杰的心声。
“能够斩杀天象境又如何?”
姬瓊的眼中,折射出一缕狠厉,“只要请出圣诏,必能将其镇压!”
“姬靖束手就擒,那八百甲士,便不足为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