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
甫一听到这个名字。
李斯愣了一下:“韩非?居然是他!”
“你应该很熟悉此人吧?”
周元笑道。
“不错!”
李斯点了点头,“韩非与我乃是同门师兄弟,在稷下学宫,拜荀子为师,共同修习!”
“不过,他先我入门,也先我出师!”
“真没想到,正值新郑多事之秋,他居然还敢离开新郑,出使洛邑!”
身为志向高远之士,绝不会只着眼于一方诸侯。
而是放眼天下。
因此,李斯身在洛邑,纵然是在郁郁不得志之时,也时常关注着天下大势。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新郑的局势。
自从韩非出师,回到新郑以后,凭借自己的才华,再加上公子身份,很快便已取得韩王信任,高居司寇之职,掌管一国刑名。
然而。
新郑朝局,外有秦国攻城略地之患,内有大将军姬夜和宰相张平,形如水火,明争暗斗。
而韩非新任司寇,根基不劳,夹在中间,虽有心力挽狂澜,却也有些心力交瘁、无所适从之感。
不过。
正是由于韩非的存在,恰好可以缓解姬夜和张平之间的正面冲突。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也是韩王宠信韩非的原因之一。
可韩非一旦离开新郑,韩国朝局,微妙至极,势必会再起风波。
“师兄怎会犯这样的糊涂呢?”
李斯在心里暗自皱眉。
心念未转。
听得周元又问:“李斯,韩非此人,才能如何?”
闻言。
李斯又是一愣。
迟疑少许,方才说道:“韩非才能,胜我十倍!”
嘴上这样说来。
李斯眼中的光芒,在不知不觉中,竟暗淡了几分。
“胜你十倍?”
周元突然纵声大笑,笑声在静夜回荡,“李斯啊李斯,你也太妄自菲薄了吧!”
一听这话。
李斯身子一震,抬头看向周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韩非固然优秀,但你未必就比不上他!”
“李斯,你要记住!”
周元正色道,“成大事者,既要有鲲鹏之志,也要有燕雀之惕,要有识人之能,更要有容人之心!”
“最重要的是,要有上天揽日月、入海斩蛟龙的自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轰!
周元的话,仿佛一道闪电,璀璨而又辉煌,劈在了李斯的心头。
尤其是最后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更让李斯浑身剧烈一震,直击灵魂。
若论出身。
李斯乃是上蔡布衣,闾巷黔首。
在他自己看来。
与韩非这样光彩照人的公子相比。
他便如同厕之鼠那般卑微。
再加上。
韩非在某些方面的才能,确实在李斯之上。
这就导致李斯更加自卑。
自卑中,还蕴藏着一丝或许连他自己也未能察觉的嫉妒。
而周元刚才的一席话。
如醍醐灌顶。
让李斯幡然醒悟:“是啊,难道我李斯真的就不如韩非吗?”
不!
正如君上所言,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我何必拿着自己的短处,去跟韩非的长处比较呢?
而且……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李斯虽然出身不高,难道就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王侯将相了吗?
想到这。
李斯的眼睛里,折射出了一抹光芒。
如阳光照进了心头。
登时驱散了长久淤积于内心的自卑和嫉妒。
就连李斯自己,也有一种焕然一新的轻松感。
“士为知己者死!”
李斯望向周元,目光中露出坚决之意,“君上便是我李斯此生唯一的知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