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凉鞋:2.5元/双;
梳子:0.33元/把;
手表:100元/块;
自行车:120元/辆;
缝纫机:150元/台;
灯泡:0.47元/个;
玻璃球:0.01元/个;
作业本:0.02元/本;
小人书:0.1元/本;
雨靴:15元/双;
煤气:2.7元/罐;
以上物品全部要用票!没有票有钱也不让买!
一拉克枣:0.2元/斤,敞开供应不限量;
工人工资部分:
企业八级工资制:
学徒:14元;一级:28元;二级:35元;三级:42元;四级:51元;五级:63元;七级:89元;八级:104元。
退休金标准:企业工人为本人工资的35~70%,行政事业单位的退休工资为43%~85%。
当时大城市工人平均工资:36元/月,中小城市略低于这个标准。
农民工分:
男0.14元/个;
女0.12元/个;
未成年:0.06元/个(俗称半拉子);
农村工分,按照各地情况和规定不同,整天都在地里干活叫做出全勤,记3个~8个工分不等,但无论怎么算也达不到城市工人月工资水平。
粮食分配:
再来说说粮食分配,生产队粮食分配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国家公粮——地方提留——集体储备——机动粮——种子、饲料粮——农民口粮。
首先是上缴国家的公粮,这部分属于无偿奉献,国家收粮不给钱。公粮征收标准大致为60斤/亩。
交完公粮后地方提留一部分粮食,也是无偿奉献,地方不给钱,交不上还得罚款,提留无具体征收标准。
分完国家和地方的,然后是集体的,集体首先要留足种子和饲料粮,然后大队还要上调一部分粮食,以及每个生产队的储备粮和机动粮,。
口粮是从总产量中单独划出来的,按照各地的粮食产量和劳动力人口数量划分口粮,平均为每个劳动力480斤/年,未成年儿童减半。
如果将上面所有都分配完毕还有剩余部分,这就是余粮,国家会统购余粮,这部分国家是给钱的,所得收入归大队。
实行包产到户后,公粮、提留、“三提五统”,作为农业税存在,税率约等于常年产量的15.5%,还包括农业特产税等,06年全部取消。
除此之外还有屠宰税,即杀一头猪交十块钱。义务工,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年30个(即无偿工作30天),春秋农田水利基建会战(自带粮草,免费劳动)。
以上所提的粮食分配是建立在正常年景之下,如果遇到旱涝荒年,公粮和地方提留是一粒也不能少交的,至于最后能剩下多少,你懂得。
三提五统:指农户上交给村级行政单位的三种提留杂资,包括公积金、公益金及行管费;而“五统”是指农民上交给乡镇一级政府的五项统筹,具体为教育附加费、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乡村道路建设费和优抚费。
这些数据都是我一点一点收集的,弄这些就用了两天时间,还电话采访了农村老家两位长辈,各地也许有所不同,错误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正,有需要的可以转载过去。(这是转载的)明曜天火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顺带再提一句,当时农村每家都有三分地(200平方米)自留地用来种植蔬菜,可以养猪交给供销社,一头160斤甲等猪售价为60~80元左右(收购价0.53元/斤,130斤猪起收)。一般人家一年也养不出一头猪。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