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带着系统去抗战 > 第87章 再一次扩军(6400字大章奉上)

第87章 再一次扩军(6400字大章奉上)(2 / 2)

副总指挥那边都还在郁闷呢,这一仗打得稀里糊涂,他都没有过多插手就打完了,更别说阎老西和卫立煌,他们指挥个屁,有个锤子的作战计划?

想到这里,副总指挥就气得咬牙切齿,扬言要把刘宇吊起来抽一百遍啊一百遍!

要是早知道122师这么能打,要是刘宇在开打之前能和他通个气,哪里会是这点战果?

。。。。。。

华北这边暂时算是消停了,南边又打了起来,9月15日,也就是日本与苏联签订《日苏互不侵犯条约》之后,岗村宁次那边又动手了,日军第11军发起了对长沙的进攻。

这场战役倒没什么说头,倒是国民军政部的一纸调令,他们下令让新四军主力去第九战区支援作战。

这摆明了没憋好屁,不说两个战区隔了好几百公里,就新四军那低劣的装备,送到长沙前线不是当炮灰吗?

刘宇在得知这件事情后,想起了原时空历史上的皖南事变,感觉白重喜那个瘪犊子肯定还有后手。

再想到这个时空八路军实力大幅增强,刘宇觉得校长肯定比原时空的同时期更加坐不住,肯定会搞事情。

于是他便以个人名义给新四军去电,让他们提高警惕,如果这一次不听调令,那么以后的调令也概不听从。

但也只能提醒一下了,毕竟相隔太远,插不上手。

。。。。。。

战役结束后,晋冀边军区召开了战后会议,做完战役总结之后,刘宇提出了对部队的整编方案。

大致就是将122师下属两个旅拆开,在原有的几个团基础上,扩编成3个师,同时组建一个装甲旅。

他这次在系统里的大采购,余下10万积分备用,将剩余的33万积分差不多花了个精光。

买了80辆T-26坦克,80辆半履带式装甲运兵车(500积分一辆),以及100万升燃油,13万积分。

航空兵暂时够用,所以就只买了一批航弹,以及补充了8架B-17轰炸机,20架P-40战斗机,100万升燃油,总共花了6万4千点积分。

剩下的全都买了步兵和炮兵的装备,考虑到364旅在和41师团近战时的巨大伤亡,刘宇又买了大量的M1911手枪和汤姆逊冲锋枪。

之前是没考虑到,认为今后大部分时间都是防御战,依靠轻重机枪火力就足够了,导致364旅这一次近距离和41师团拼杀直接拼了个半残,心疼得刘宇背地里嗷嗷直哭。

今后晋冀边军区的部队,每个班都会配备3支汤姆逊冲锋枪作为突击火力,班长以上干部额外配一把手枪,另外参军2年以上的老兵,以及立功战士也会奖励一支M1911手枪作为荣誉。

此外,刘宇还组织了一批美国来的技工,成立了一个轻武器研究所,并且按照记忆手绘了AK47突击步枪和M1897霰弹枪的大致图纸,描述了大致性能要求,让他们试着研究生产。

M1897霰弹枪是系统里就能买的,但是如果能自己造,刘宇也不想浪费积分,之前那些手枪和冲锋枪也是因为现在兵工厂产能有限,只好先买了再说。

AK嘛,现在还无法兑换。

刘宇在想:等武器研究所试制成功了,并且这两款枪列装部队后,到时候老子的兵,远打有AK,近战有来福,日你滴浑喏,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至于部队扩编,按刘宇的意思,则是今后除了一些特殊部队,步兵不再增设旅一级编制,每个步兵师直接下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另外再配属后勤、侦察、警卫、野战医院等等直属部队,每个师的定员缩减至18000人左右,其中主要作战人员也就是步兵仅有8000左右,各级炮兵3000余人,剩下7000多人都是为这11000人服务。

接着,刘宇又颁布了新的任命,任命彭雪枫为122师师长,程悦长任政委,黄振棠任副师长,李定海任参谋长,辖727、728、独立团,实际上就是在364旅的基础上进行改编。

同时新编第1师,也是366旅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王智涛任师长,吴宗先任政委,袁学凯任副师长,李荫章任参谋长,下辖731、732、教导团。

新编第2师,调唐天际担任师长,因为是纯粹的新编师,所以一应干部待定,刘宇想着再从其他兄弟部队那里薅一薅。

装甲第1旅,配备T-26坦克92辆,装甲运兵车80辆,高敬亭任旅长,云龙兄任政委,下设2个坦克营(每营40辆坦克,剩余备用),2个机械化步兵营(80辆装甲运兵车),1个105榴弹炮营,外加后勤、辎重、防空等单位,总兵力约7000人。其中两个机械化步兵营由原警备3团剩余的400多老兵作为基础进行扩编,他们跟随原来那个暂编装甲营打过一场恶仗,相对经验丰富。

话说那一仗警备三团打的惨啊,1800人,最后能站着的就剩400。

原122师师属炮兵团,扩编为军区直属炮兵第1旅,不再配属105口径火炮,今后105口径火炮将作为师、旅一级的常规野战火炮配置,而军区重炮旅将配属6个炮兵营,4个防空营。这些单位分别是2个营48门120毫米加农炮;2个营48门155毫米榴弹炮,以及2个营24门203毫米榴弹炮;再有就是2个防空营的48门40毫米口径高射炮,以及2个营96门双联装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作为防空火力。最后还有2个营的步兵作为地面防护力量。整个重炮旅扩建之后,将拥有一共12个营的作战单位,算上后勤辎重等人员,总人数会达到11000人左右。

这个扩编方案,要是搁一年前,在场的人都会吐槽刘宇异想天开,但是现在没人再跳出来反驳,反而大家伙都没啥反应。

真的是一点惊喜的反应都没有,只是在那里不停点头,然后默默地做着笔记。

连吴洪波这个专用捧哏都没说话了,这一幕让刘宇内心有点受伤。

吃饭睡觉逗老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喽......

会议最后,自然就是安排招兵工作。

现在军区治下人口已经突破400万,主要是肥沃的晋中盆地就有300多万人口,而原本阳泉等地,因为豫中地区逃过来的难民越来越多,也已经逼近100万大关。

话说要是搁刘宇穿越前,别说偌大的晋中盆地,光一个太原市就不止500万人口。

当然了,现在的晋中盆地原本也不止这些,遭瘟的小鬼子祸祸太厉害了,好多人口都流向了西南和陕西地区。

这一次,刘宇明确表示,晋冀边军区打下晋中盆地,就没有再放弃的可能,哪怕部队打光了,也绝不能让晋中百姓再次遭到鬼子的迫害!

打击汉奸、恶霸、土匪是肯定的,再加上新的土地政策实施,一应清理手段过后,随着刘宇的声明公布,晋冀边军区声望再度暴涨,在公开招兵时,报名参军的青年几乎将招兵处给挤塌了。

仅仅不到10天的时间,就招募了8万名新兵,这还是严格筛选的情况下,要是敞开了招,20万人都打不住!

还是老宋及时叫停,说是养不起那么多兵。

要是按照以往的情况,别说8万,80万他都不嫌多,但是按照晋冀边军区的既定训练大纲,8万已经是极限了,否则能把富饶的晋中盆地给吃成荒漠。

话说要是隔壁第一战区的国民军部队看到这情况估计得气死,他们平时抓壮丁都没这数量,那些老百姓看见他们都躲得贼溜,想抓都抓不着。

招兵工作花了10天功夫,这边刚刚结束,晋绥军和第一战区那边也刚好撤军,倒是挺巧的。

8万新兵的安置是一个问题,于家乡那边肯不行,那边虽然地盘不小,但是8万人都塞进去就很拥挤了。

为此,刘宇将新兵训练营迁到了榆次,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练兵。

同时,为了确保防务,军区对新编第1师先进行了整编,原本366旅伤亡不是很大,于是刘宇将警备2团补充进去,将原122师的其他辅助兵种全调过去,直接就完成了新1师的整编,整编完成之后便进驻阳曲县,防卫太原的北面门户。

石岭关还是在115师手里,以刘宇的情商当然不会直接说把防务工作接过来的蠢话,那是对兄弟部队的不信任。

不过对比新1师,也就是原366旅,115师的部队确实差了那么一点意思,这是实话。

要是最开始的115师,那刘宇肯定是提供装备,让他们变成一支真正的王牌师,但现在115师老兵都拆开了,两年时间整个部队从原本的15000人膨胀到了接近20万人,现在的晋察冀、冀热察、热绥察、冀鲁豫等军区都是在原先的115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斗力下滑那是肯定的。

现在归聂司令直接指挥的晋察冀军区那5万多人,也就唐延杰的教导团拿得出手,其他的真打起来绝对打不过366旅,哪怕是打游击!要知道366旅的基层军官都是老红军,打游击那是老本行!

打阵地战就更不行了,原因都不用细说。

所以新1师就驻扎在阳曲附近,万一到时候115师那边支撑不住,可以随时就近给他们提供支援。

至于122师,计划是在364旅的基础上改编,但364旅上一仗伤亡太大,所以只能暂缓,那些剩下的3000来号老兵,就一起放进了新的新兵训练营,充当新兵教官排长,等这一批新兵训练完成,再组建122师。另外那些受伤了躺在医院的伤兵,刘宇打算等他们恢复了,以他们为基干组建新2师。

话说迎泽门外那一战,364旅那些老红军还真没多少损失,他们本就是在刺刀见红的传统中留存下来的,一个个拼刺刀猛得一批,伤亡的大部分是入伍没超过一年的,也就是刘宇这一年中刚招来的兵。

不过等那些受伤的这次复原后,相信战斗力会再次上一个台阶,比之那些老红军应该也不会差多少了。

另外就是留守土门关的警备1团,以及呆在井陉县的上一批3000名新兵,则合编成警备第1旅,由陈伟林担任旅长,今后就负责土门关防御了。

最新小说: 大明:嘉靖修仙啦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年轻气盛八皇子 极品假太子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武成年后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