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6天多的虫洞旅行,实现了爱因斯坦所说的“空间转移”后,古卡娅驾驶的飞船,开始减速。
于承强看到的情景是:仪表所显示的时间倒退的速度,逐渐减慢。
当飞船的航速下降到光速——每秒30万公里时,6天多来一直向后倒退的时间数据,停止了倒退。此时,时间的流逝,再次处于神奇的静止状态。
舱外的世界,逐渐明亮起来。
古卡娅提醒道:“哥,咱们的飞船已驶出虫洞。三分钟后,时间将恢复正常流逝。”
话音刚落,静止不动的时间数据,开始向前滚动;并且,流逝的速度逐渐加快。
由于时间的流逝逐渐加快,片刻后,于承强已无法看清具体的时间数据。
于承强知道:飞船上的时钟,既要消除超光速飞行时,由时间倒退所形成的数据差,又要将在虫洞中旅行中丢失的六天多时间“捡”回来。
三分钟后,时间的滚动式流逝,进入正常状态。
于承强问道:“娅妹,咱们已到织女星系了吗?”
古卡娅点了点头,答道:“哥,咱们说过,太阳系与织女星系的距离,是236.5万亿公里。现在,咱们的飞船距织女星系的天球,只有1.8亿公里左右。”
仪表显示,飞船当前的航速是每秒5万公里。
于承强展开心算:剩余里程1.8亿公里,除以每秒航速5万公里,等于3600秒,等于60分,等于1小时。
于是,于承强问:“咱们的飞船,一小时后,就能到达天球吗?”
古卡娅再次点了点头后,指着远方的一个越来越大的亮点,说道:“哥,那就是天球。”
于是,这个“越来越大的亮点”,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演化为巨型球体。
令于承强惊讶的是:窗外的这个巨大球体,与他离开地球不久后所看到的地球,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飞船开始降落。
进入天球大气层后,飞船降落的速度逐渐减慢。
于承强注意到:天球地表的色调,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海洋、湖泊的深蓝;第二种是河流的浅绿;第三种是田野的深绿;第四种是建筑物的乳白。
古卡娅告诉于承强:天球人将建筑物的外表做成乳白色,是为了尽可能反射来自织女星的阳光与热能,以降低建筑物内的室温与能源消耗。
于承强知道,天球人喜寒怕热。他们是最适合生活在摄氏零下30度至零下55度的环境中。
古卡娅补充介绍道:天球是织女星系唯一的固体行星;其体积远远大于地球;天球地表的平均气温,比地球地表的平均气温低摄氏10度左右。
在谈到天球人的组织形态时,古卡娅告诉于承强:在天球,全球只有一个国家,一个首都,一位经选举产生的领袖——大统领。这大统领的日常行政工作,既必须遵从法律的规定,又必须受中央司法机构与舆论工具的双重监督;而法律的制订与修改,由元老会负责。各地的情况,与此同理;不同的是,地方权力组织,还必须接受上级的领导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