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兵动三国 > 第243章:控天子,迫朝臣

第243章:控天子,迫朝臣(2 / 2)

那些比他见识多,有能力的满朝文武,在周琛面前根本没有办法。而他能做的也只有妥协。不然,恐怕他也会像他同父异母的兄长刘辩一般被毒死

贾诩投靠朝廷之前可是董卓的人,如今显然是已经投靠了周琛。他为了取悦周琛,未必就不会像李儒那样心狠手辣。

自昨夜被贾诩从睡梦中惊醒,从龙床上喊起来,刘协便知道他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遵照贾诩的所有安排,演一场戏给满朝文武看。

刘协知道这么做是对不住那些对他效忠的满朝文武,但是如果他都不存在了,那些满朝文武又去效忠谁?再者,现在正统的刘汉血脉就剩下他一人了。如果他再死了,那些想夺走大汉江山的人,自然就会更加有恃无恐

这些话、这些道理自然不是刘协所的年纪所能明白和知道的。但是刘协毕竟不是普通孩子。先帝子息艰难,他和兄长刘辩出生后,为了避免早夭,便都学着普通人家一样,给他们取了名,安排在有福气的人养着。

刘辩名“史侯”,被何进家养着。他名“董侯”,祖母董太后疼他**被何后害死,便将他留在了身边照顾。这些话都是老人家活着的时候,给他说的

打他懂事起,老人家就告诉他,他要做皇帝,先帝生前疼爱他,也更是亲口说过要立他为皇储,这事满朝文武几乎都知道。

先帝殡天后,宦官蹇硕执意要让他登基,除了想要谋夺权利,更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受了先帝临终遗命。

只是后来蹇硕失败,何进凭着权势,又联络朝中党羽扶起了兄长刘辩。从兄长刘辩登基,何进大权在握,围了骠骑将军府,逼死太后的侄儿骠骑将军,董家失势后。祖母便给他讲了许多事情。

老人家被何进害死之前,只有一句话,让他一定要活下去,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能忍

后来,随着年纪稍长,刘协自己也明白了,以他的年纪,他也只有忍这一条路可走

不说汉武大帝未成年登基后,都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把持朝政,被国舅田酚欺瞒,都忍了数年,最终成年后才亲政,成为了一代雄主。就是他的父亲——先帝刘宏当年也是如此做的

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十二岁的先帝,被光禄大夫刘攸与中常侍曹节带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一千多人,从河间迎接到洛阳东郊的夏门厅亭,大将军窦武亲自持节出城,用青盖车把他迎入文华殿。第二天,先帝便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

自此之后,先帝名义上是大汉天子,但谁都知道,龙座上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孩儿,只是个受人操纵的傀儡而已。

可是,不过数年,先帝亲政后,便成功利用宦官和外戚以及士人之间的矛盾,诛杀了大将军窦武,监禁窦太后,成功执掌大权

后来,先帝又扶植十常侍和新的外戚董家和何家,制约士人。清流、士人所谓的第二次党锢之祸,便是先帝的杰作。朝中、乃至天下的士人几乎都遭到了禁锢,不能入朝为官,甚至不能随便出游,离开郡县。

这些都是这十数年间生过的事情。先帝猝然驾崩后,他的祖母董太后就给他一遍一遍讲过。对于年少的天子,一个“忍”字不知要何等重要

内侍将圣旨从周琛手上接过,用盒子收了,捧到刘协面前,刘协打开看了几眼,便缓声道:“没错。这道圣旨正是朕给周国公的密旨。不然周国公怎么会率甲士入朝、剑履上殿这都是朕特意嘱咐的。你们满朝文武欺朕年少,蒙蔽朕。司徒王允乃社稷重臣,堂堂三公之竟然勾结四国使节,谋害周国公。昔日洛水之畔盟约墨迹未干,便要背盟谋害忠臣。朕虽年少,却也知道做出如此不仁不义之事,必然要受到天谴。朕未亲政,卿等满朝文武,怎么也能由着奸臣弄权,欺弄朕”

刘协一边大声呵斥满朝文武,一边偷偷看着龙案上铺开的纸卷上所写的话,表情也十分到位,显然天生是个好演员。

“皇上”刘表听到刘协竟然如此呵斥满朝文武,已经明白,周琛操纵了一切,沉痛高呼一声,跪在殿前,还要说什么。

却见刘协拿起周琛呈上来的密旨,便高声道:“既然有人质疑周国公,不信这道密旨是朕亲自所写。那朕现在便亲口下旨。”

刘协不待刘表申辩,从龙椅上站起来,当下高声道:“天下罹难,幸蒙英杰再生。大周国公周琛,年少从军,先帝甚为欣赏。特加镇南将军,镇守二州。自先帝殡天,何进弄权,董贼乱政,幸而周国公屡次扶危救困,挽救社稷倾颓,功勋盖世,两朝无人堪比。朝廷特开恩旨,分土封国,加为诸侯。

旬月之前,周国公又号召天下诸侯,在洛水只盼,缔结盟约,朕与各个诸侯皆承认大周国公琛为诸侯牧伯,同声共誓维护天下之和平。而今盟约墨迹未干,朝中却有奸臣把持朝政,欺天枉上,暗中联合四国,谋害周国公。如此置朝廷声誉和朕之颜面于何地?

幸乃天佑忠良,周国公安然无事。朕深愧于此,特传密诏,令周国公进京,便是要助朕诛除奸贼,靖平龙庭。各位还有谁要质疑这道手谕?”

“陛下,此事纵然有陛下手谕,为臣还是以为绝不可行周国公乃外藩主侯,若是朝廷有难,自然可以率兵入朝勤王。可是如今朝中安然无事,若说有奸贼,那陛下也该交给朝中大臣处理。贸然让藩入京,势必让天下人误会,于朝廷声威有损”

朱俊心下知道周琛已经控制了天子,又陈兵殿内殿外,不能死磕,所以只能用言语试探周琛到底想要做什么。他是河南尹,握有实权,兵虽不多,但其人威望甚高,这一出声反对,便又站出来数个臣属声援。

“朱大人、诸位,某非本公搞错了么?”

周琛听到朱俊和几位朝臣的话,心中不禁大怒,看来他平时还是太显温和了,如今是他率兵入京,质问朝廷为何要与四国密谋暗害他,这些大臣竟然转化话题,罪加于他,难道真当他好说话?

周琛一念及此,表情立刻冷峻了几分:“周某乃大周国公,非是普通外藩周某之言行为人,更不能与董贼相提并论。诸位开口闭口,加罪于本公。莫非便是诸位与王允,勾结四国使节,密谋暗害本公的?不然,为何如此颠倒黑白?

本公入朝所为何事,天子一再申明。诸位还众口一词,污蔑本公。却全然将暗害本公,欲要将颠覆我大周的苟且之事置之不理,这岂不是不打自招么?

本公再三申明,本公此乃只是要朝廷一个交代只要将王允同谋之奸臣全部交出,并将此事真相诏告天下。本公自会撤兵还国,绝不在洛阳多呆一日。若是还有人不辨缘由,给本公强加无妄之罪,那便莫怪本公多疑,当各位是王允奸党了”

周琛表态强硬至极,声音铿锵有力,话声方落,那些还想站出来,声援朱俊等人,逼迫周琛的人顿时不敢再指责周琛一句。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