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港岛大亨,从四六年叛逃国军开始 > 第7章 暴增的港岛人口,昂贵的房租价格!

第7章 暴增的港岛人口,昂贵的房租价格!(1 / 2)

听完手下第一悍将的可刑性提议。

王鸿煊急忙摇头劝道:“不至于,不至于。”

“只是短时间资金有些紧张而已,没必要搞这么大。”

倒不是王鸿煊不相信苏玥儿等人实力。

而是真的没必要搞这么大。

他还有半个系统空间的军需物资呢。

枪炮武器等不能售卖。

军需罐头和面粉等物资,还是可以拿出来售卖的。

只要撑过一月,缺钱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事实上,哪怕没有天降黄金发生,王鸿煊也不会让人抢劫金铺的。

因为在港岛开金铺银号,大部分都是国人。

他王鸿煊就算是再没有底线,也不会无缘无故祸害同胞的。

这点底线他还是有的。

并且,真要放开底线抢劫的话,以他的实力,还需要抢金铺?

抢劫金铺能有几个钱。

直接抢洋人银行,绑票英资豪商,岂不是来钱更快?

“好吧!”

听到自己的建议被拒绝,苏玥儿有些可惜的看了眼恒生银号,恋恋不舍的跟随王鸿煊离开。

不是苏玥儿不知道抢银行来钱更快。

而是因为在他们原来的世界里,黄金属于至关重要的战略性物资,也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能源,往往一克黄金,就能买下一条人命。

甚至很多财阀之间的战争,乃至是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由金矿引起。

如今猛然看到这么多黄金几乎毫不设防的摆在自己面前。

若不能把它抢干净了。

苏玥儿都觉得对不起自己希灵帝国王牌特工称号。

可惜。

王鸿煊发话了。

她就算再不情愿,也只能服从,将洗劫金铺的想法按捺下去。

………………

出了维多利亚港。

王鸿煊才得以看到这个时代的真实港岛。

大量的难民住在街道两旁的骑楼底层过道里。

他们将家当直接挂在墙上,或摆放在墙角。

小孩子在过道玩耍,还有一些妇女怀里抱着孩子坐在墙角,等待着家里男人回来。

这就是港岛人口猛增的后果。

并且这样的场景,预计还要持续好几年。

因为在未来十几年里,还会有二三百万的人口涌入港岛。

让这个弹丸之地,变得更加拥挤。

根据后世记载。

1941年12月前,日军尚未占领港岛时,港岛人口数量约为150万。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仅剩下60万。

1946年,大批居民返回港岛,港岛人口达到155万人。

1952年,港岛人口增长至210多万人。

1963年,港岛人口增长至350多万人。

1974年,港岛人口增长至430多万人。

而等到1986年底,港岛人口已然增长至558.8万人。

偏偏在1953年12月的石硖尾大火之前。

港岛政府一直都认为港岛的住房短缺是暂时的。

那些前来港岛避难的难民很快就会回到内地。

所以港岛政府对房产的限令一直都没有放开,也不允许建设高层住宅。

甚至就连房产地皮都很少有售卖,大部分的港岛地皮都掌握在了英资手中。

这就导致了港岛的房屋越发稀缺,很多人只能睡在街上、楼梯底、走廊里,有些则是在野外搭起一些简陋的临时房屋,听凭台风、暴雨的摧打和火灾的威胁。

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家人能尽快找到一份工作,然后再想办法找到一个住所。

即便许多人都挤在一间小屋子里,也是件非常值得高兴地事情。

无需再害怕风吹雨打,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这也是后世港岛市民对房子异常执着的原因。

所以,1954年霍英东提出分期买房,楼花,公摊等概念时,底层的港岛市民对他真的一点怨恨都没有的,有的只是无尽感激。

………………

港岛半山区,西摩道。

在一名中人的引领下,王鸿煊一行人,很快来到一独栋的五层骑楼前。

骑楼是近代商住建筑的一种,建筑物的底层,沿街面后退,有留出公共的人行走廊,又名为外廊式建筑。

不同于其他区域的骑楼。

最新小说: 让我捐肾救活白月光,现在你后悔了? 妙手医尊 红楼:开局李存孝模板,征战辽东 女总裁的上门龙婿 四合院:毒医无双,开局被美人计 暮色遇佳人 都末日了,恋爱系统才来? 日捐一亿后,假豪门跪求她回家 京眠沉溺 重生的程序员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