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美洲日不落 > 第二十八章 清朝事:谈洋务

第二十八章 清朝事:谈洋务(1 / 2)

“今天下之变,皆赖于海贸,海贸又赖于工商,所谓无工不稳,无商不富,虽汉寇伪帝之言,但却乃少有之真言……”

“如今长毛之贼即剿,余者皆遁逃,所谓天下太平,河清海晏不过如此!!”

“然天下之变,在实物,在格物,在机器,汉寇之强,洋人火器之精良,盖莫如是……”

“今鸿章请开建机器局,轮船局,重整海关司,也非私愿,更非他人教唆,凡此种种,皆是心向我大清,为我大清计,为皇帝计,为圣母皇太后计……”

“若请依鸿章所言,则我大清十年之内,必然大变,不仅民力有所恢复,国力更是十倍于今朝,若是如此,何愁汉寇之忧,洋人袭扰!!”

广东巡抚李鸿章于同治九年四月上奏“治安书”。

这篇所谓的治安书,不出意外了成为了当时四月的“宠儿”,只不过这个宠是被“谩骂”“怀疑”包裹的。

甚至在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旗人看来,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诛心之言,而其中那句有关经济问题的“削减旗丁,以供工商”,更是成为了某些人口中的“汉臣要谋反”的确凿证据。

也是因为这篇奏安书,让李鸿章的大名传遍了整个神州大地,最开始大家还只是知道有一个叫李鸿章的家伙,第一个攻破了天京城,甚至还第一個杀掉了违逆之首“洪天贵福”,是整个天京之战的大功臣,但是自从这份奏安书发表后,全天下对于李鸿章的看法,基本上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李鸿章此人是“大清祸害”,要早早除掉,甚至在那些人眼中,李贼已经是比曾贼还要难缠的存在,哪怕是那些所谓的“清流”,只要谈起李鸿章,李合肥就是一副此子不得好死的态度,甚至在四月,李鸿章还创下了一月弹劾一百零八的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另一派人则是以左宗棠,以及部分开明旗人贵族在内的支持派,这部分人最核心的大人物,看似是某个叫兰贵的正蓝旗贝勒,其实真正操纵局势的,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鬼子六”恭亲王。

这部分人之所以要支持李鸿章的“改良计划”,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喜欢变革,多喜欢拯救苍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紧迫感”,而这个紧迫感恰恰就来自他们天天骂作“伪帝”“贼寇”的汉国。

对于这些有过外部的见识的大人物来说,你要说他们对于外界所发生的变化完全不知道,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甚至他们比一般号称留过洋,喝过洋墨水的激进派,还要激进。

毕竟知道的越多,越是对那个号称继承“炎黄正统”的大汉帝国更加恐惧。

事实上对于工业,科学的重要性,他们不是不知道,甚至可以说,从他们在自己家里请洋人教士教授自己和小孩西方知识,就可以知道,这帮被后世骂作“古板”“没有脑子”的大清高层,实际是非常有脑子的。

而他们之所以变的慢,或者干脆不变,还是因为威胁不够彻底。

原时空中,所谓的“洋务运动”搞到最后,看起来搞的花团锦簇,但其实上面那些人根本就是糊弄事,亦或是说糊弄洋人,告诉那些对神州不怀好意的洋人,我大清即将雄起,你们都给老子小心一点!!

但后来的历史证明,洋人是被骗到了,甚至都将大清列入到“列强”行列,亚洲第一大国。

但是这个所谓的虎皮,终究还是被一群东瀛矮子戳破了,尤其是在那场海战之后,更是将神州拖入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而在那之后,才有了所谓的重建海军,但是也已经为时已晚。

而在这个时空中,大清朝面临的情况,和原来完全不一样,甚至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

洋人还是那个贪婪无度的洋人,但态度却不一样了。

(汉国远东舰队的威慑,以及日本海军的成长)

而这种态度,自然影响到了一大批大清的上层人物,后来也就发生了所谓的“洋人教士遍布朝野”的事情发生。

在目前的大清,家里请一个洋人教士,那放在以前那是侮辱先人,蔑视祖宗,但在现在,那就是“与时俱进”“头脑灵活”。

甚至请的起什么样的洋教士,都成了那些大清权贵攀比的对象。

最新小说: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年轻气盛八皇子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开局刺杀皇帝:你赶紧灭我九族吧! 极品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