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的军队与秦俊的大军会师,总兵权再次掌握在秦俊手中,邯郸攻城战正式打响。
李牧虽未慷慨就义,却被秦俊所刺杀,结局几无二致。
李牧治军有方,关爱部属,与官兵共同生活、作战多年,赢得士兵心,身亡后军心涣散,部队解体。
赵王迁召集赵国文武百官商议。
“诸位卿家,秦军已围我邯郸,我们当如何应对?”赵王迁声音微颤。
赵王迁已看到赵国灭亡的未来,赵国将在他手中覆灭。
“大王,我军远不及秦军,目前只能坚守一线。”赵葱站出,建议道。
“凭我国之力,坚守数年应当无忧。”赵王迁点头。
“不行。”何晓天挺身而出,摇头道:“我们必须冲出去,或许能联合其他国家,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是的。唇亡齿寒,其他国家或许会出兵相助。”秦小兵站出,提议道:“只要其他国家出兵,围剿秦军并非不可能。”
商议之后,赵王迁拍案而起。
“好。何将军与秦将军各率千人小队,经过齐国,前往寻求援助。”赵王迁下令。
“遵命。”何晓天与秦小兵躬身领命。
坚守或冲出,两大将军奉命前往齐国,赵王迁任命赵葱与颜聚为主将,全权负责邯郸城防。
李牧部队解体,原本兵力稀少,不知被分配至各军,或选择退役返乡,甚至有逃兵。
公元前228年3月,秦俊命令王翦率领主力秦军,向邯郸城发动最后一击。
赵军溃败,主将赵葱被秦军斩杀,秦军占领东阳。
赵军势已败,秦军攻破邯郸只是时间问题,秦俊果断调动桓齮,率领五万军队向魏国进发。
魏景湣王在秦国强大压力下,主动献出丽邑,以求缓兵之计,秦王嬴政接受了这一献地。
魏景湣王献出丽邑,成为历史佳话,秦俊则视之为攻克魏国的踏脚石。
十月,秦俊麾下诸将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
赵迁虽未像崇祯那般慷慨就义,也不会像刘禅那样逃避现实,而是毕恭毕敬地举起邯郸地图和珍贵的和氏璧,跪在嬴政脚下,彻底称臣。
嬴政根据秦俊的建议,将赵王迁流放至房陵,房县。
赵迁心中羞愧难平,不像刘禅那样逃避现实,而是日日以泪洗面于流放之地。嬴政并未放松警惕,派遣心腹全方位监视。
赵公子嘉率领宗族数百人逃往代地,自立为王。赵国正式宣告灭亡,秦国在赵地设立邯郸郡,划分雁门郡和云中郡。
秦俊得知何晓天与秦小兵逃离齐国,未立即进攻齐国,而是按历史轨迹,率军先灭魏国。
赵国覆灭,秦俊并未撤下太行山脉的秦军,反而再次集结几万军力,准备进攻燕国。
秦俊再次集结二十万军队,进驻丽邑城,对魏国虎视眈眈。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