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位面。
华夏正在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化过度。
各个部落氏族都在从知母不知父的老黄历,朝着知母又知父的新风尚演绎变化。
农耕文明开始萌芽,穿衣用火建房迅速兴起。
女娲一边看着天镜,一边抟土造人。
她抟土造人的动作娴熟,优雅,精准,看的人无不呆若木鸡。
她每每做成一个泥人,或者拉出一串泥人后,就开始给这些泥人们吹气,输入活力后,一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真人。
这些泥人在落地之前,还会被女娲输入雄性激素,或者是输入雌性激素。
被女娲输入雄性阳气元素的泥人,会成为男人。
被女娲注入雌性阴气元素的泥人,会成为女人。
输入阳气或阴气过多了,或者过少了的泥人,一般都会成为伪娘子,或者是女汉子。
她用手捏出来的泥人,一般个子都比较大,往往都会成长为大人物。
她用绳拉出来的泥人,一般个子都比较小,常常都会成长为小人物。
对用手捏出的泥人,女娲都会下意识地给他们输入更多的脑力和智力,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够更多的承担负责管理部落氏族的公共事务。
对用绳拉出的泥人,女娲常会无意识地给他们输入更强的体力和勤奋,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够更多的挑起部落氏族中的各种体力性劳动。
天地感而万物生。
有人说,伏羲女娲的直接后代,至少都不会少于一百万。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了。
一个人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早在基因配对的时候就已经设计,命中注定。
然后又让各种不同的男人,去寻找和自己门当户对的女人,携手配合,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一代一代地繁衍人类。
李白在天镜中看到女娲抟土造人,犹如喝了酒一般,灵感顿出,情不自禁地挥笔写下了《上云乐》一诗!
“……
女娲戏黄土,团作下愚人。
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
……”
这时天镜中各种各样的神评,已经如雪花一般飘舞。
“没有想到,我们现在的机器人、AI人,都是源于女娲的抟土造人!”
“女娲才是真正的机器人、AI之母!”
……
女娲自然不知道李白是唐朝的诗仙,更不知道李白还把她抟土造人写进了《上云乐》那首诗中。
当然更不知道,她的后代们还真的生产出了各种不同智能、功能、效能的机器人和AI人,专门用来代替人类的很多工作。
她一边抟土造人,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天镜,被盘古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开天辟地的英勇行为彻底吸引住了。
“伏羲,你说天镜里说的那个盘古,是不是我们上古神话传说中的那个盘古?”
女娲看着天镜中的盘古,情不自禁地对伏羲问道。
“是的,天镜中的那个盘古,就是神话传说中的盘古!”
伏羲答道,“天镜里讲的故事,就是盘古开天地的神话!”
伏羲是华胥氏踩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后,孕育了十二年才诞生而来的一个人身蛇尾的男孩,并将其取名为伏羲。
华夏民族至今还在用的以纪年的十二地支,就是为了纪念伏羲这位传奇人物的诞生。
伏羲和女娲不仅是同一个母亲,而且是同一个父亲华夏文明的开创者,钻木取火的发明者燧人氏。
伏羲和女娲青梅竹马,感情笃厚,长大后兄妹相婚,生儿育女,被誉为华夏民族的先祖。
在母系社会,男人都是无名英雄。
一直到了父系社会,男人才开始崭露头角,逐步地成为社会的主角。
西周时人类开始认识到同姓不婚的重要性。
唐朝时有了“诸同姓为婚者,各徙二年;缌麻以上,以奸论”的强制性规定。
到了明朝,就基本取消了兄妹通婚的恶俗。
《婚姻法》不仅明确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而且社会都已经把近亲结婚之人当做了狗屎和畜生。
“过去听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就是一种听远古神话的感觉。”
伏羲说道,“没想到过去这么多万年了,上天会将他的神话做成了影映,还播放给我们看,让我瞬间就生出了一种强烈的代入感!”
伏羲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医药鼻祖之一,发明占卜八卦符号,成为中国古文字诞生的源头,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
他传授结绳为网,用网捕鸟打猎,渔猎,嫁娶以俪皮为礼,创制琴瑟,创作曲子,让人们在快乐中生产,在生活中享受。
属于孔子说的“皇”、“帝”、“王”中的皇者,被后人尊称为三皇中的人皇。
“伏羲,你说他是盘古,那他又是怎么跑到那天镜中去的?”
女娲双手抱着伏羲的脖子,狠狠地亲了他一口,才提出了这个令她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
时代总是限制人们的想象力。
哪怕就是神,也无法逃脱这种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