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我倒把这个给忘了。”
林飞这时才想起来,现在的法定结婚年龄和以前不同,具体以前是多少他也记不清了,反正周围人结婚大都在二十岁以上。
所以他也没特别在意,不过十八岁结婚的确实不常见。
“那你呢?我听我姐讲,你今年二十三了,不急吗?”
秦京茹好奇地问。
“我之前一是没人给我介绍,二是自己也不想这么早结婚。”
林飞的话半真半假,真实想法是没打算这么早步入婚姻,虚构的部分是以前虽有人提过介绍对象,他都借口不想早结婚给推辞了。
“对了,我姐还说你是干部编制?”
秦京茹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是的,不过我这个‘干部’和通常说的做官的不一样,确切说是技术干部,比如我现在是12级的技术员,月薪62元,另外还有3元补贴,一个月总共是65元。”
林飞微笑着解释。
所谓的技术干部,并不真是传统意义上的领导,但又不同于一般工人,毕竟他是中专毕业,工作是由国家分配的。
“这样啊,早知道我就该坚持上学,要是能考上中专,现在或许也是个技术干部了。”
提起这事,秦京茹有点懊悔,但并没有太多的埋怨。
那时候哥哥要成家,弟弟还要上学,作为家里的女孩子,能读到初中已经很不容易了。
如果不是秦淮茹也是初中毕业,说不定她连初中都念不完。
那时,大家都羡慕秦淮茹嫁到城里变成了城里人。
秦京茹的爹妈觉得,秦淮茹能被城里人相中,多半是上了初中的缘故。
尽管秦淮茹长得俊,但城里人找个漂亮媳妇并非难事,关键在于她有了学问,在城里也能谋份体面工作。
这样一来,秦京茹可以说是借了秦淮茹的光,自己才能初中毕业。
不光如此,二老还常让秦京茹跟秦淮茹亲近,好让秦淮茹帮着介绍对象。
他们和秦淮茹家的联系也更紧密了,这两年里,话里话外总盼着秦淮茹的爸妈多劝劝女儿,帮忙给自己闺女在城里找个好归宿。
当然,光家里人这么想,还不足以让秦京茹如此坚持。
她记得很清楚,人生第一颗糖是跟着秦淮茹回娘家时,贾东旭给的。
从那时起,她心里就有了个念头。
将来一定要成为城里人。
随着年岁增长,姿色愈发出众,这念头非但没减退,反倒更加强烈了。
今儿一早,秦淮茹到她家,跟她爸妈提了介绍对象的事。
一听林飞的条件,秦京茹的爸妈二话不说就点头同意,秦京茹更是打心眼里满意。
“其实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迟,有句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嘛。”
林飞笑着说。
秦京茹羞涩地笑了笑,“话虽这么说,可我都这么大了,哪里还能去上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