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如此,...
经历了两天连续激战,现在皇太极手中的主力军只剩下约一万三四千人,而这些可是满洲最精锐的军队啊。
皇太极仔细计算后,面对坚守城池的明军,这些精锐损失率接近两对一。
以此比例推测,守军可能损失接近四万人了。
此时他手里剩下的部队大概还有一万左右,如果对方也如之前般顽强,估计现在仅剩下一万不到的人手在守备。
如果倾尽全力一搏,夺下京城仍有可能性。
皇太极却犹豫着,不肯下令进攻。
因为他还发现,城墙上防守的兵员过于密集。
显然,此刻京都防御兵力安排有问题……他的情报出现了偏差!
第四十章沈阳危机!败军之师!已经进入第三日,今日的天气依然良好。
就在后金军队持续两天强攻后的今日,京都方面仍未发起进攻。
此刻的皇太极站在主营帐外,他的目光停在那座巍峨城墙前,内心纠结无比。
是继续猛攻还是撤退呢?这一晚他已经深感头痛。
尽管察觉守军的实力有异,但心里仍旧不甘心,如此大兵力耗费,城池竟然屹立不倒。
若是在部落内部,面对这种战绩可能会引起疑虑……然而再攻下去……他在不了解敌人实际兵力的情况下的强行攻城,就等于是一场危险至极的**!一旦失败,连他本人都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不可忘记的是,他们现在仍然处于大明的心脏地带,忠于明朝的军队正源源不断地往京都赶来以增援。
突然间,一位头部裹伤的将领闯进皇太极的视线,大声叫嚣。大汗!”
他说:“我们受骗了!”
“据说,明朝在城中的守军人数不下十万人!”
皇太极眉头皱紧,眼神中透出疑问和一丝惊讶。
十万人马?明军从何处纠集而来这么多?如果要说大明在开国之初或许还能有十万人的兵力他不会觉得意外。
在明初,光南京(即当时的京营)就有记录的四十八卫合计三十余万人,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还曾扩展过京营,总数达到四十六万人!然而,这已经是两百多年前的旧闻了。
多年的情报收集让皇太极明白,如今京营中的守军仅仅八万人,且多为老弱伤病,真正的战力不超过四五万人。
听到将军这般言语,皇太极内心涌出阵阵苦涩:“你何以得知?”
“难道真有内奸泄露信息?十万人……这从何谈起?”
“刚登上城墙,大汗你可知道我看到了谁?”
对方苦笑指向城墙:“那白杆兵秦良玉和他的子马祥麟,附近士兵中有近半使用白杆长矛!很明显,明朝对此早有绸缪,调集了精锐白杆军入京守卫。”
“白杆兵三千人再加上京营的七万人、五军督护府约万余人,京都的防守力量必远超十万人,即使已折损了近四万人,仍有近六万之众。”
将领沉痛地阐述道。
面对这个庞大的兵力数量,后金无论如何都无法突破。纵使集中我们所有的军队,也无法一口吞下!”
闻言,皇太极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他坐在地上,心中滋味五味杂陈。
这两大日的攻城之战几乎榨干了他们后金三分之二的主力……“真是该死……早知会是如此。”
他咬牙说道。
不能再继续战斗了,否则后果堪忧。压制住内心的愤火,皇太极倚着手心站了一会儿,终于狠心做了决定。
他知道有了明朝白杆兵的存在,攻打京城几乎不可能实现。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