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小时后,王承恩悄然踏入偏殿,带着一脸困惑向李晨屈膝施礼:“太祖殿下……老奴在此请安。”
看着他如此庄重的行礼,李晨摸摸下巴,内心有些疑惑:“这是怎么回事?朱由检去哪儿了?”
“起身后再说,事情进展得怎么样?那小子没事吧?”
对于通常来说,朱由检这时候本该亲自来交流才正常,但对方却给出意外的答案:“回太祖殿下,皇上极度疲累,想要独自静静。”
“奴才特意来汇报,并祈望不要因此责怪皇上。
请您理解。”
王承恩神色挣扎,最终再次跪下叩首以示诚恳。
李晨皱眉思考片刻,明白肯定是朱由检惹了麻烦:“好了,我理解他需要冷静。
去照顾好你的皇上,遇到什么状况尽管来报。”
虽然历史上记载朱由检并非懦夫,但李晨相信在这种极端的压力下,任何人需要时间和空间去适应,他也信任朱由检会找到自己的方向。
王承恩再度施礼:“太祖殿下,奴才还有一事禀告。
请殿下切莫怪罪皇上,奴愿意代其受罚。”
这番言辞中流露出深深的责任与忠诚,让李晨心中暗自点头。
显然,又有某件事让他担忧了朱由检:“好,你说吧,出了什么事?你家皇上又做了什么?”
凝视对方的眼眸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
听到这些情况,李晨心中明白一定是由朱由检引起,他决定静待答案。你说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同时用手指轻敲自己的下巴,示意王承恩直话直说。
面对这些即将被制裁的罪犯,朱由检的表情格外纠结。
就在这位刽子手正预备行刑砍头时,朱由检猛然发出制止命令!
在他的犹豫注视下,朱由检在所有疑惑的眼神中做出了重大决定,赦免了这五百多条性命,转而对他们进行了其他处罚:将妇女、幼童送到边塞流放以作惩戒。
叙述完整过程,王承恩禁不住瞥了一眼太祖皇帝。
太祖面无表情,低头若有所思,似乎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太祖陛下,主上年幼,性格尚柔软。”
王承恩诚恳求道,“请您宽恕主上这次的冒失。
奴才愿承担所有后果。”
看着始终沉默不语的太祖,急于表达的王承恩迅速添了几句话,内心满是忧虑。
自从朱由检作出那个抉择开始,他就感到一阵恐慌!
作为明朝仅知朱元璋存在的两个人之一,他对这位创建大明帝国的皇帝颇有认识,那曾是一路从死亡边缘闯荡出来的人,必然不会对软弱妥协。
恐怕任何表现慈悲的心境都不太会被接纳。
主上的决策恐怕已触碰了朱元璋隐忍底线,令王承恩心忧如焚。
他看到朱由检去静养,王承恩强压内心的焦虑,硬着头皮前来认罪,希望能为君上挡掉太祖的怒火。
然而,等了很久,朱元璋却没有发怒的迹象。孕妇、不满三岁的幼童,包括孩子们的母亲……”
李晨微微冷笑。呵……”
“起身吧,此事我们知晓了。”
事情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让李晨颇为无语。
他实在没有想过朱由检会选择释放剩余的数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