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投文(1 / 2)

省城。

八月二十一日。

晏旭和所有的考生们一样,足足睡了两日后,醒来便与他们凑去一处。

一边听大家讲述各自的文章,一边用笔记录下来。

考后对题,是习惯,也是为了能让心里都对是否上榜有些把握。

若是实在自觉考得差了,便不用候榜浪费时间,可以先行回去。

只有有自信、或不太确定、或抱着侥幸心理的人,会“不到黄河心不死。”

“于思亮,你这题答得漂亮,果然不愧是县案首,这文采、这思敏,吾等观你,不中解元也必是亚元或经魁!”

听完于思亮的考试答案,围坐成一圈儿、一圈儿的绵州考生们,纷纷出言夸赞。

于思亮却极是谦虚,冲众人环拱了圈儿手后,跳下圈中由桌子拼成的高台,走到晏旭身前,拱手道:“晏旭老弟,不若你也上去说说。”

“对啊晏旭,就差你没说了。”大家跟着“请”晏旭。

晏旭搁下笔,环拱着手,也没客气,走到中间,踩着板凳,站去了桌上,和别人一样,将三场试卷的策论题答案,侃侃道出。

众人沉默了几息,慢慢整理着思路。

有人则已开始拍手叫好。

有人夸赞解元非晏旭莫属。

而有人,却站出来反对。

“晏旭此文有欠妥当,他太过于取中庸之道,便显得既不出彩、更无突出,恐会落榜矣。”

“哎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儒家思想,核心之道便是中庸,你如是说,是指这核心便是错的啰?”

“对,我看晏旭就答得非常好。他将这核心之道把握得相当精准。”

“嘁,你又懂什么?在平路上开出花,才能入考官眼目,否则,与平庸又有何区别?”

“……”

嗯,争论起来。

且愈争愈烈,几乎已到面红耳赤、唾沫横飞之地步。

晏旭跳下高台,坐回原位,将之前记录的、感觉出彩的、别人的文章,一一挑选出来。

没有参与争论,因为这本来就是自有【孟子】以来,就没被人争出过高下的问题。

直到他们争够了、论累了,晏旭才拿起那些文章,提议道:“你们,都去找人投递投递。”

要在榜单结果出来前,提前让一些官员、或者是大儒看到你们的文章。

这样,如果落榜、如果得了那些人的青眼,也不失为另一条进学之路。

如果进榜,举人就有做官的资格。若再得获青眼,就是分上加分,以后也多了一个选择。

或继续求学考进士,或就停下来为官为吏。

但晏旭实际还有一层打算。

若是此次乡试中有舞弊现象,提前让自己和他们的文章、让别的有份量的人知晓,也许就能发挥点儿作用。

前世,有一年,就有科举中的考生被人偷偷换卷。

但那个考生,有在考后将自己的答时所作文章,投给一名朝中重臣。

那是名很有声望的老臣,阅文后当即便夸赞这名考生有状元之才。

最新小说: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年轻气盛八皇子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武成年后 大明:嘉靖修仙啦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极品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