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 > 第一百一十二章:入京为质

第一百一十二章:入京为质(1 / 2)

这个提议,没有人反对。

就算有心里想反对的,也都没有说出口。

因为:这是惯例。

在外统兵的将军,如果不是家人全在京城,那就至少得有质子早早送到京城,甚至是皇宫。

且还必须是家中嫡出,基本皆是嫡长子。

赵嘉耀送子入京的时间本就晚了。

那是因为:赵嘉耀的大哥赵嘉信、以及其一家四口,都一直在宫中的偏僻角落里,关着。

他们的父亲,在为当今陛下争得江山之后,就主动送了赵嘉信一家留宫为质。自己去往了西南边陲。

再后来因伤瘫痪,将西南侯爷的位置传给了赵嘉耀。

按照各种功绩来算,赵云义都不该再被送进京城。加之也没有人在陛下面前提起这茬,老皇帝便给忽略了。

现在听郭如晦提到赵云义都已经年满十三还没入京,老皇帝的浮肿眼皮便动了动。

心中思忖着:赵嘉耀这是什么意思?

总该自觉些吧?

难道会因为自己想不起就想蒙混过去?

居心叵测吗?还是觉得自己会认为:皇家也有亲情?有赵嘉信一家就够了?

天真!

但老皇帝没有马上就同意这个提议,而是问向了在殿的另外几部尚书。

毕竟这些事也不能做得太难看。

已经关了赵嘉信全家这么多年,再又要让赵嘉耀的嫡长子入京,老皇帝也怕世上诟病他不慈不仁、对亲戚过于狠辣。

他自己的兄弟,可死得只剩下赵嘉耀那瘫痪在床的父亲了。

而这几部尚书大人,谁又不了解这位陛下的心思呢?

被问到,便纷纷拱手作揖、一致称颂。

“陛下果然是重情重义、心怀仁德。您因着过于思念侯爷,却碍于他守边重任不能轻离,便让他送子进京,也是为了聊解思亲之情。”

老皇帝龙心大悦,还真就眼带思念、抹了把脸,下令拟旨。

之后,还大大地夸赞了郭如晦一番,赏其孙子中一人,为建王府司库(从七品)。

郭如晦相当满意。

他清楚这是老皇帝想让安排人手去帮忙盯着建王,但反过来,如果建王有登基的可能,这也是让他郭家能提前沾上从龙之功,也是让郭家成为新帝的扶持势力。

而这还不算完。

郭如晦在离开皇宫后,又去拜访了几家文臣府邸。

在与对方攀谈期间,有意无意中说出:小军师就是晏旭的消息。

因为根据万俊彥的说法,一旦赵云义返回京城,晏旭也一定会回来。

郭如晦就要借着这个消息,趁机给那些找不到小军师出气的人家、卖个好儿。

这可是也要算进人情之内的。

拿个小小穷酸秀才的性命来做这个人情,郭如晦更觉收获多多。

……

就这样,随着信鸽等等的飞来飞去,随着卫五换马不换人日夜兼程,晏旭一行人,在最快乐的时候,被追上。

赵云义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天生就是个质子。

愤怒如烈火般在他胸中燃烧。

他对着大树,拳如雨下,脚似风疾。

然而,这愤怒并未让他得到片刻的宣泄,反而让他更加心痛。

他蹲下身子,双手紧紧抱住膝盖,将头深深地埋在双腿之间,仿佛这样就能将自己与世隔绝,不再受这离别之苦的折磨。

原来,一直嫌束缚住快乐的那个家,转眼之间,就轻易再回不去了。

原本,被他视为凶悍的阿娘、耙耳朵的阿爹、淘气的三弟、娇气的小妹……就这样转脸之间,再轻易见不到了。

那儿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树、一墙一瓦……

那些曾经被他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啊,忽然就这般遥不可及了。

赵云义只觉难过到无法呼吸。

赵北晴坐去哥哥身边,伸出一只手,搭在他后背上。

最新小说: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武成年后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极品假太子 大明:嘉靖修仙啦 年轻气盛八皇子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