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推着三蹦子和电动三轮车来回奔忙却乐此不疲的战士们,王毅推了推李云龙道:“大哥,这些个三轮车能跑到80公里每小时,难道你就没啥想法?”
“你是说这些个三蹦子也都送给老哥我了?”
“要不然呢?”王毅白了李云龙一眼。
“有了这个东西,老哥哥我去总部送东西就快多了,丁伟,孔捷见了老子还不得羡慕死。再有,这可比马匹节省多了,马比人能吃多了,就是这油料怎么解决,这些三轮车的电那太阳能的可喂不饱。”
“说重点!”
“有了这80辆三蹦子,再加上咱新一团现在的装备火力,那咱就能干大事儿!”
“平常需要3,4个小时的路程,咱现在1个小时就走完了。完全可以达到快打快撤般奇袭的效果。”
“以往打了伏击带不走的战利品,如今可以全带走了,不用心疼那些带不走都给他毁掉的物资了。”
说完了叭叭的看着王毅,像等待老师表扬的学生。
王毅惊叹于李云龙对战争天生的敏锐,能帮助他一路走到今天。能把手边一切东西应用于战争。
笑了笑没说话,摆头示意他上车。第一次坐面包的老李,对一切都感到好奇,特别是看到车厢里的几个大箱子,更是好奇万分。
没给老李解释,而是开车直接去了村边上昔日的打谷场,现在的训练场,空间够大场地够平整。
打开后备箱,和老李一起把四个航空箱抬下车,放到打谷场的茅草棚子下边。
“这是啥东西呀,说重不重的,这箱子也太好了,又轻又结实。”李云龙实在忍不住好奇才问道。
“这是给你的惊喜!”
说完,竟自顾自的打开了箱子,不再跟李云龙解释。
抚摸着冰冷的机身,拿出来一个机身组件,经过空间的优化改造后碳纤维组成的机身龙骨,以及机身蒙皮,所表现出来的质地与标准都远超现代科技。
那些光学仪器、中继平台、测绘雷达、高密度锂电池、四台发动机连同它们带动的四台发电机,都被优化的远超它们本身,就像是重新设计建造过一般。
尤其是本不该出现在双尾蝎上的四个旋翼电机更是被挪动了位置,使得这四个电机旋翼和另外四台发动机更协调,连扇叶大小都变成一样大小了。关键是八台发动机都变成了可旋转的,变得和鹰酱的鱼鹰飞机一样,垂直起降能平飞,四发双尾蝎愣是给弄成了八发双尾蝎。
特别是油箱跟电池愣是进行了重新塑型,跟民航客机一样把油箱跟机翼统一到了一起,油箱就是机翼机翼就是油箱。其拼装连接处更是采用了特殊的设计,既保证了机翼的牢固又保证了油箱的密闭性,神奇的一匹。油箱容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一吨。飞机自重才120公斤,这简直就是一个油箱在飞。起飞重量在八个变态的发动机之下愣是增加到了4吨,航时来到了惊人的48小时,最大巡航速度650公里每小时,这就是说理论航程达到了31200公里。
经过机身优化,愣是腾出并拓宽了机身内部空间。
孔径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更是杂糅在了一起,重量也大幅度减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