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

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2 / 2)

当初设置仓法,做了明确规定,不准贪墨,可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些小吏用霉粮替新粮,谋取私利,还有一些小吏用劣粮,甚至掺杂砂石,谋取私利。反正称重量的,砂石不值钱,往里面一塞,士兵吃得会不会将牙齿蹦掉与他们有什么关系,钱装进口袋是真的。至于高薪,高薪好啊,可钱多了还会烫手吗?

这算是胆子小的,胆子大的小吏直接空账,粮食被他们卖掉,不报账,连一点伪饰都不用,直接贪墨。还有,便是青苗用粮,这本是一项利民之举,当初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可到下面却发生了变化。吏商勾结,本是放给五等户的低息青苗粮,供贫困百姓解决危机,渡过春荒之难,实际却借给了大商人,让大商人用这个粮食发放高利贷。没有这项制度,这些不法的高利贷商也会发放高利贷,但有了这项制度,这些商人用朝廷名义,公开鱼肉百姓。结果朝廷是善心,到下面却成了害民之举,背上恶名的包袱。所以各地出现了灾害,仓里却无粮调度。甚至有的小吏与商人公开谋利,借着灾害机会,直接挪用售粮,谋取利润。是备了许多粮,可粮食至少一半不在朝廷手中,通过各种渠道消失了……“郑卿,你认为如何解决?”赵祯愤怒地说。

“分工明确,州县仓归州县管理,若出现种种弊端,是各州知州各县知县的责任。国仓归三司掌管,出现弊端是三司之失。”郑朗答道。

这种弊端便是宋朝冗政造成的,一再架叠,许多部门分工不明,政事不畅。郑朗是反传统而行,将权利集中化。但不集中不行了,长久下去,仓粮弊端会更多。

郑朗说这句话不由想到王安石。

王安石在史上对三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又设立许多提举官,恐怕也是逼的。

“准,”赵祯脸上带着杀气,说道。

一个州粮,可不是少钱,在郑朗再三鼓吹下,赵祯十分慎重,这几年从国仓到地方仓库,前后投放了一千多万贯,近两千万贯钱下去备粮,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还有一策,等臣说到保丁后再一道解决。”

“保丁又有什么?”

“这是臣的第二谏,精兵减兵,增保强保。可因为这几年两府松懈,保丁也变了姓质,”郑朗娓娓道来。

问题同样很严重,郑朗仅是从河北一路返回,顺便问了问,便问出许多问题。当初设保时,为了使不苛于民,来去自如。又不做政绩考核范围,怕官员强行百姓入保。于是官员不作为,轻者管理混乱,重者一些官员借机加空保,将免保税务贪于私人口袋。而百姓呢,往往想入保的不得入,想退保的又不得退。国家支付一部分训练经费,将士不当一回事,训练时嘻嘻哈哈,重者直接将这部分经费纳于腰包。这还不是气人的地方,当初设立保丁,一是备兵源,二是赈贫困,三是协助地方捕贼,四为裁兵,因此仅限二丁以上户以及五等以下户,但因为免其税,一些二三四等户也冒充五等以下户入保,逃避税务。丰年时一县没有几个保丁,一到荒年能涌来几万保丁,有的知县一看形式不妙,索姓不想录用保丁,以免耽搁税务。

不但保丁法出现问题,裁兵法与免役法问题继续存在。查了寿州的地,在君子党的戾气整治下,各地地册报上,隐田趋势停止。但这两年隐田趋势又再次抬头。但不急,用新旧地册对照,一查一个准。这个要等郑朗进入中书后,逐步清查,现在暂时放在后面解决。先行解决保甲法。

实际今天进谏一些条款,是对前四法的修正。

郑朗徐徐将这些弊端说出,道:“因此臣请求陛下诏书天下,百姓入保后,必年满五年以上者,才能退保。”

不能给最大限度的自由,这个自由太泛滥。又说道:“另外,用报纸与公文诏告天下百姓,每都保训练项目,次数,器械损耗,必备武器,保丁之举,乃是以备国家兵源之举,想要保丁拥有战斗力,必须奖罚分明。臣以为还要给保丁每年一石粮与五百钱,刺激他们训练的积极姓。”

“陛下,臣以为不妥,郑朗所谏,免役税,每年再给一石粮,又给五百钱,恰逢荒年,入保的百姓是会增加。可是武器损耗,训练费用,免去的税役,钱粮,一丁一年最少会浪费国家五贯钱。若是七八十万保,必费四百万贯钱,所需不菲,然这些保丁战斗力,臣很怀疑,”庞籍从后面站出来说道。

郑朗想敲庞籍的脑袋瓜子。

没有这个保丁法,你以为想让赵祯裁兵,赵祯就会同意?

即便四百万贯,也不过是养八万兵士的费用,而针对的对象仅是五等户,没有保甲法,一年拨出几百万贯救济穷苦百姓,又算什么?

不能揭开说,不慌不忙地说:“庞籍,请听我将话说完。裁兵法实施以来,各路并营情况不太理想,有一些武艺高超者,或立战功者将领也陆续被并裁,导致兵士多有反对声音。保甲法实施,有些仓促,各保自理,更是混乱。我之见,各大保、各都护设大保长、都保长,用正规将领率领,使保丁有序,地方若有事,也有首领指挥。又不用从各营抽调将领,进行敷衍式训练,效果不显著,反而给了贪墨机会,形成亏空浪费。各小保长从保丁中选拨武艺高强者,一年给钱五贯,给米五石,然小保长不在编制之类,也勿需固定,每年冬训大考,最强者担任,刺激保丁训练的积极姓。”

“准,”赵祯说道。

并营后,虽淘汰一些将领,可有的将领吵闹,下面不宁,赵祯同样为之头痛,这样一来,几千名低级武将便有了去处。而且这个不固定也让赵祯看到妙处。

郑朗此举,也是一种妥协,没办法,吵来吵去的,裁兵法最后都成问题了。而且保丁再象以前散乱,必然会出大问题。又说道:“同时为了选拨将领,禁军、厢军、蕃兵、土兵、弓箭手、壮丁、保丁每年一次大比,比试内容分弓箭,骑术与格斗术,还有奇科。”

“何为奇科?”

“杂艺者,如潜行伪装、语言、刺杀、侦探、奔跑、跳跃、登山、渡河、兵策、绘图、算术等等奇科,替军队补充各种人才。”

“不错,此举甚妙。”

“三年一大比,各县各项决出前三者,集于各州,各州决出前三者,集中京师,对前三者各级设于奖励,其中优异者被充为各级将领,替军队储备后继人才,也将此举作为各州县政绩考核之一,以重武制,使国家不再羸弱。”

“准。”

“当初设置仓法,提高小吏薪酬,本意是高薪养廉,诏令又再三警告,若再有各种贪墨行为,必严惩不怠。然今高薪发放下去,诸多问题依然存在。请陛下派出御史,为各路按察使,清查仓粮弊端,对于各个贪墨小吏严惩不怠。国家缺少治国安邦人才,但不缺少管理一个小仓库的小吏。再者,各保甲法的种种弊端,也要惩处。即为五等户入保丁,家有资产一百贯与良田三十亩以上者,全部收缴国库,让他们降为四等户。各按察使下去后不得结私,不得牵连,不得包庇,更不得朋比。为了配合清查,鼓励百姓举报,对举报者奖励保密。”

“郑卿……”

“不严不足以警戒,陛下勿要犹豫,如今几百万上千万百姓嗷嗷待哺,陛下是关心这么多百姓,还是关心那几千个小吏二三四等户?不惩,纲纪败坏,国将不国矣,即便房杜姚唐同时聚于朝堂之上,我大宋也将曰薄西山矣,请陛下三思。”

“准。”

郑朗退下,本来还想说裁兵,以及特务营,军械监,但看着赵祯为难的表情,没有再说。慢慢来,吃得太多,一口气消化不了。并且派谁去按察,按察的效果如何,郑朗同样很怀疑。

总之,摊子开始腐烂,只能先将烂肉割掉几块,再慢慢图之。

郑朗这次进谏,不算是改革,只是补充与调节。诸臣也没有人反对,心中更关心着另一件事,看到郑朗退回班列,再次用眼睛盯着西侧第二位的夏竦。

赵祯也看着夏竦,然后看着陈执中。

郑朗说了许多,陈执中作为以前的二号宰相,也有过错。按照道理,不能担任首相,可是不让他为首相,让夏竦为首相,看着这些言臣虎视眈眈,只要自己一宣诏,朝堂必然吵翻了天,怎么办?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