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穿越言情 > 诗相 > 第五十二章《吟》

第五十二章《吟》(1 / 1)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很多读者朋友所熟知的谚语,狭义的理解是唐诗背诵的滚瓜烂熟,即使不会自己创作诗歌也会吟咏一番,现在则理解成多熟悉优秀经典作品,自会提升文学创作水平。悠久的文明历程,诞生了成千上万首经典诗词歌赋,使得莘莘学子们可以徜徉在诗歌的国度中,从小便可以学习诗歌,如启蒙诗《咏鹅》和《咏子吟》等。唐宋时期是中国诗歌文学的辉煌发展时期,故有唐诗宋词贵为文学瑰宝之称,这时期的文人墨客,吟诗作对便成了他们交流最为寻常的事情,国产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很多情节反映出这点。虽然“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但是如今的学子们,还是得摇头吟诵古人留下的大量经典诗词歌赋。

诗词吟唱,是人们提高文化素养的基本方式,是古代文人墨客学习创作诗歌的首要途径,故在诗词发展的辉煌时期,很多文人墨客吟唱诗词的同时,也会创作出吟唱的诗词。吟的本义是有节奏的吟咏、吟诵,后由本义引申为叹息,也可以指中国古代能吟唱的诗歌体裁,这些诗词一般都带点叹息意味,如白居易的大之作吟诗《秦中吟十首》,晚唐诗人韦庄鸿篇巨著《秦妇吟》等。篇幅过长的诗词,一般难以让人背诵,而小制作的吟诗,尤其是优秀作品,容易被人熟记,犹如孟郊的《游子吟》和白居易的《暮江吟》等,另外是一些含有经典名句的吟诗,如李白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多数人会熟记它的尾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些吟诗借吟的叹息之意,委婉的表达自己的节气,如中唐文学家张籍的《节妇吟》和明代时少有的佳作《石灰吟》。

游子,即离家久居异国他乡的人,这些人犹如白居易所言的“辞根散作九秋篷”常年漂泊在外,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他们离开自己从小生活的故乡。自漂泊在大城市体验过多年后,对游子的感触越来越浓烈,由衷的感觉到,2000年曾经流行的歌曲《离家的孩子》唱的甚是,离家的孩子流浪在外边,没有那好衣裳也没有好烟,好不容易找份工作辛勤的把活干,心里头淌着泪,脸上流着汗,离家的孩子夜里又难眠,想起了远方的爹娘泪流满面。这首歌是当年唱出了很多进城务工农民的心声,20多年过去,或许很多农村人已经悄然身变为城里人,但依然尚有数亿计的人员处于漂泊在城市的状态,凡是漂泊在城里的人,游子的心态自是避免不了。在古代,底层人口管制比较严格,流动性较强的反而有些许社会地位或知名度的人物,如商旅人员和士族阶层人员,如李白这样喜欢游历山河的富家子弟,再者如诗人孟郊,创作出名作《游子吟》,多半是其切身体验过游子的经历。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这首,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临行前时看似平常的母亲形象,烘托出母亲浓郁的牵挂子女的情感,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现代的人们已经差不多摆脱了针线活,衣服有破损也是直接扔掉再新买,而七八十年代的生人,想必很多人穿过母亲采用针线缝制的衣服或布鞋,尤其是缝制准备过冬的毛衣和毛裤,有过这些经历之人,会容易理解诗的前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间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情景,在现代应该不再有了,换作今日可理解为,孩子出外远行,母亲在帮忙收拾行李,准备好必要的衣服或盘缠,然后还不忘唠叨在外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早点回家等。或许现代人缺乏古典的诗意,很难将此等情景采用诗歌艺术的方式勾勒出来。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直接点出母爱的伟大,表达出作者对母爱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及尊敬。作者通过诗歌艺术方式,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白描无刻意的渲染,真挚感情跃然纸上,完美的诠释了人世间所共有的平凡又伟大的母爱,引发无数读者的共鸣,故而这首《游子吟》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之作。母爱是人性中最为光辉的一面,自古以来表达母爱的诗句数不胜数,然而最为简洁的语言呈现母爱的,可匹敌孟郊这首《游子吟》少之又少,因此这首诗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名篇。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是诗人白居易一首描写景物的七绝,作于他赶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是在他修筑西湖白堤前的作品,赴杭州任前,朝廷的政治氛围对他不利,加上自己上书的政策不被采纳,索性请求外任地方,因此有了到人间天堂之称的苏杭任职经历。傍晚时分,太阳快要下山,柔和的铺在江面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好似鲜红色,波光灵动,而一半江水碧绿,犹如一幅画般,这是这首诗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所要呈现的一幅江景画,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描写这天晚上的景象,深秋时节的露珠晶莹如珍珠般耀眼,晚上一轮弯月犹如银钩悬挂天空,这首诗通篇都在描写他赶赴杭州途中的风景,足见这次外任地方是怀着欢快心情的。此诗构思的妙处在于,将两个不同时间自然景象有机结合起来,一幅是夕阳晚霞映江的景色,一幅是弯月时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诗人将两个不同的景象能够巧妙的组合起来,却不失违和,充分诠释出诗人暂离朝廷是非后轻松愉快心情和自我奔放的性情。

白居易的《暮江吟》顶多是他吟诗中的小插曲,他的秦中吟十首才是经典之作,分别就议婚、税赋、歌舞等十个主题,这十首吟诗从十个方面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势,尽管所反映的情势年代久远,再读之犹有历经弥新的感觉,尤其议婚这首秦中吟值得细细玩味一番。《秦中吟议婚》对当今社会的婚恋观念依然具有指导价值,该诗开篇讲“天下无正色,悦耳即为娱,人家无正色,悦目即为殊”,天底下无纯正标准的声乐和美色,只要听起来欢娱便好、自己觉得好看便美,接下下来说“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也就人之相貌总体是相差不大的,但是贫富差距很大,贫穷时会被嫌弃,都想追求富裕家庭的对象,这与当代21世纪的婚恋观并无二致,所以婚恋市场中,美貌的价值含量并不高,而是其背后的财力是主导因素,这就好解释很多大龄女性宁愿单身也不愿将就和普通家境的男性谈婚论嫁。

“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白居易还是看的透彻,说贫穷家的女儿寂寞二十多年,头上没有值钱的首饰,衣服上没值钱的珍珠,好几次有人想上门下聘礼,可是到了说好的日子又犹豫不决,从白居易的句子中可见唐代贫穷家庭女受到歧视,男性不愿意迎娶穷人家的女儿,千年后的今天恰好相反,现代是贫穷家的男人很难找到愿意嫁的女性。“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则是更加经典,充分表明婚姻中门当户对的重要性,唐代富家女易嫁,也是和今日情势有所差别,今日盛世,尤其是乡下,贫穷人家的女儿反而容易出嫁,家境稍好的女性反而越来越晚婚晚育,关键问题是,富家女仗着自家有钱轻视男方,贫家女愁嫁,即使嫁出去懂得孝顺夫家人,虽然今日情势与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时期有所差异,但大体上是一致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细细品读《秦中吟议婚》,可大约了解千年前婚姻观与今日相同之处及差异。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节妇吟》是中唐时期文学家张籍的名作,这首诗翻译成现代话如下,你明明知道我有丈夫了,还偏偏要送我一对明珠,心中感激你的缠绵厚意,把宝贝系在红罗短衫上,我家的高楼连着皇家花园,丈夫手持长戟在皇宫里上班,知道你真心如日月可鉴,但是我已经有和丈夫同生死的誓言,还你赠送的一对明珠时我两眼涟漪不断,很遗憾未能在出嫁前遇到你。从字面上理解,已经有家室的女性委婉的拒绝了男方的追求,从作者写此诗的时代背景得知,是作者张籍拒绝地方节度使李师道的橄榄枝而写出的上乘之作,明面上是写守卫女性的坚贞不移,实则上是委婉拒绝政治上的拉拢,因此《节妇吟》是一首典型的政治诗,从其深意中看来,作为朝廷任要职的官员而言,不会简简单单的抒发内心感受而写诗,多半蕴藏了政治意味。

第2/2页)

张籍,中唐时期著名诗人,进士及第后先后任过国子监司业和水部员外郎,固有“张司业”或“张水部”的称呼,同时代稍微的诗人朱庆馀有诗名为《近试上张水部》,宋代王安石有诗为“题张司业诗”,都是不错的诗篇,值得一读。张籍所处的唐代中晚期,朝廷面临诸多的势力交织,在内廷有宦官争权,庙堂有党争不断,地方上又是藩镇割据,张籍作为朝廷上素有魅力的官员,成为各派势力拉拢的对象情有可原,各派势力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更是明争暗斗,拉帮结派更是家常便饭。李师道作为当时炙手可热的节度使,加持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为进一步扩大的势力范围,对张籍这样的文人墨客和中央官员自是青睐备至,为了阻止张籍依附藩镇,作为前辈的韩愈大力挥洒文笔写下《送董邵南序》委婉劝阻,张籍自是始终站在维护中央政权权威的立场,对于地方割据势力的橄榄枝不为所动,这首佳作自是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波谲云诡的形势下,郁郁不得志的文人抑或中下层官吏,选择依附名噪一时的藩镇或者宦官,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张籍在朝堂的地位并不显赫,却能果断的拒绝橄榄枝,拒绝藩镇的收买,可见其品性值得赞许。

这首诗不像我们常见的五言诗或七言诗,更不像宋词,是张籍自创的一首乐府诗,不拘泥于严格的诗词韵律,只求表达出真情实感,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委婉的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言语上富有民歌气息,人物形象刻画的深刻,纸短情长,语浅意深,自是唐诗中的上乘之作。古人们常用妻妾成群形容官宦的家庭富太太们,“妾”常指身份较低的夫人,在这首诗里面的“妾”并非如此,而是作者本人的“谦称”,这个谦称在冯延巳《长命女》中的“二愿妾身常健”一致,现代人常见识到“妾身”一词,几乎只存在于古装电视剧中,也即很多古代用语,白话文几乎摒弃了,但要理解古语的韵味,不得不对古代文化常识有较深的认识。诗中的“君”是向作者本人抛出橄榄枝的节度使李师道,“明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深一层的意思就是说,李师道明明知道张籍已经委身于朝廷,当然这里的朝廷可能也是张籍所在的势力阵营,还大力抛出橄榄枝拉拢,通过“赠送双明珠”的待遇诱惑张籍“更弦易帜”。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表明作者先是称赞李师道的真情实意,给予的厚礼真真切切,但是自己已经明志,誓死效力于先礼遇自己的朝廷,斩钉截铁的表明自己的意愿。“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是本诗委婉之词的精髓处,意思是还给你的盛情厚礼我是双眼涟漪舍不得,恨自己未能在自己委身于朝廷之前遇见您,以深情的话结尾,一边以泪洗面恨自己未能赶上好时运,一边言辞委婉且意志坚决的退还李师道的拉拢邀请。李师道作为当时炙手可热的高官兼藩镇,权势一度气焰熏天,作为朝廷官员的张籍自知利害,当然不敢直面得罪他,更不能让人家有失脸面,为此作此诗巧妙的化解人家的诱惑拉拢,整首诗从象征女性的坚贞意志,运用到拒绝人家的“好意”,也同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是蕴含政治意味中非常巧妙的佳作。全诗言在外,意在内,含蓄的传达出自己忠于朝廷或忠于自己原属政治阵营的立场,情理真挚,内心描写细致入微,委婉曲折,一方面非常感激人家的厚礼,一方面表明自己的态度,成为诗词艺术手法中的代表之作,自是成为张籍名作的重要原因。李师道收到张籍这首诗时,也深受感动,故不再对张籍有所勉强,历史上很多有才华的文人,都很难在高官利禄的诱惑下不屈服,在强大的威权下不折服,事实上,凡是容易被收买或者轻易倒戈的人,最后也很难得到重用,因郁郁不得志而迅速改弦易辙的文人也多半延续不得志的命途,张籍像女人守贞节牌坊一样的立场,自是受到当时和后世文人的赞许,这首诗也因其深刻的政治韵味广为流传。

三国时期著名战将吕布,论武功,在三国时期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可见一斑,可以一人抵御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足见其武功谋略非浅,但是由于三番五次的倒戈,最终致使他得不到人家的信任而被杀害。吕布的悲剧固然有其历史背景原因的,在枭雄群起群落的乱世,着实很难觅得好的栖息之所,张籍所处时代虽说并非乱世,但也是处于政局不稳的局面,自是要面对各种势力的橄榄枝,然而张籍却坚守自己的立场,最终不仅得到自己阵营的信任,还能得到非自己阵营的欣赏。话说在张籍之后的晚唐时期,素有小李杜之称的李商隐和杜牧,作为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却分属不同的政治阵营,据记载李商隐曾想拜访杜牧,但是杜牧拒绝了。李商隐曾在“牛李党争”中摇摆,导致两党都对他不甚满意,而杜牧却始终如一,为了避免党争的纠葛,果断拒绝了李商隐的拜访之请。在政治上就是这样,是时常小心避免“瓜田李下”,而李商隐在这方面做法不尽如人意,终生郁郁不得志只担任过一些小官职,杜牧虽说有受党争影响,但是在仕途上发展还算不错,时常行迹于灯红酒绿之中,享受了美丽人生。面对别人的深情厚谊,接受人家的橄榄枝与否,人在江湖,未必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不然的话,张籍的恩师韩愈也不至于亲自劝阻,越是在一定的位置上,人所作的选择越是不由自主,改弦易辙不是很轻松的事,倒戈更是不可取的抉择,故张籍委婉拒绝的诗词能成为名作,也让我们懂得了用“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委婉拒绝人家。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这首诗,由于史料的原因,对于作者还存有争议,一般被认为是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于谦的托物言志诗,这首诗所表达出来的蕴意,与明代名臣于谦的生平和人格倒也较为吻合。据说于谦是位廉洁正直的官员,他的显赫功绩,曾经风靡一时的著作《明朝那些事儿》应有详细的描写,在《大明风华》电视剧中也曾着重演绎出来,即于谦力排众议、力主朝廷留守京师抵御北方强敌,也因成功保卫了京师,使得明朝朝廷免受灭顶之灾,而被誉为民族英雄,不过他最后结局并非很好,因政治斗争而被杀。这首诗反映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前两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石灰石要经过千万次锤凿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将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平常事,现代技术下,锤凿深山的石头都并非很容易的事情,明代几乎全靠人力之事,可想而知其难度,故诗人才有此言,现代人肯定难以体验此等情境,故难写出古人那般深刻的诗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长白话说,便是不怕死也要留一身清白,寓意不怕牺牲的精神,这句诗的气度与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的一拼,这首诗充分反映出一代名臣于谦的高尚气度,是历史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可敬之人,他的精神品质一直鼓舞着为国奉献的后人们,乃至有人特作咏于谦的诗,描写于谦“清白才能持悬日,淡宁成性著宽衣”。

以吟为题的诗词,远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如名句“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便出自汉代诗篇《白头吟》,吟咏的诗词有很多,不能面面俱到的赏析到这些吟诗,对于业余人士,也只能选一些简短凝练的好诗句品读,专业人士才深入研读类似于韦庄《秦妇吟》这等杰作。孟郊的《游子吟》告诉我们,母爱的伟大早已嵌入平常生活的小事情中,感知母爱的伟大,宏大叙事的叙说母亲的辛苦付出,倒不如从生活小细节中发现母亲对对子女的真情实感。张籍的《节妇吟》告诉我们,要想拒绝一个权势人物的笼络,不能直言其事,而是委婉的告诉人家非常感激人家,但是相见恨晚,不能投怀送抱是要保持为人处世的节气,从而让人家更为尊重你。《石灰吟》可以让我们感受下,在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社会中,尚有人坚守气节,不怕牺牲且保持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怀。以上几首吟诗,皆呈现出作者的真挚情怀,不管是歌颂母爱,还是坚守气节,描绘轻松奔放的情怀,都是值得欣赏的吟诗佳作,遂合为此篇以飨喜爱它们的朋友。

最新小说: 我在修仙界登陆洪荒 综武:人在大明,开局召唤不良帅 武侠:悟性逆天,九岁创真武法相 综武:庆国大皇子,杀敌成至高 综武:融合凯皇,开冲王语嫣 人在武侠当魔头,师娘孕气逆天! 从扎纸人开始证道长生 我,大庆六皇子,开局请庆帝赴死 综武:百晓生,我敢说你敢听吗 洪荒:截教首徒,三教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