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小公子的佳作让人自愧不如,老夫真的老了……”
“小公子这几首诗绝对是传世之作,应该广为传颂!”
“小公子风度翩翩,写诗也是自成一派,读来让人唇齿留香,难以忘怀……”
“是极是极!小公子才华横溢,不由得让人钦佩……”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何等恢弘大气,洒脱肆意!”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说出了多少错过和遗憾!”
称赞一句接着一句,仿佛不要钱一样拼命夸奖,李旭虽然听不清具体,但也听得出都在称赞。
更关键的是,他耳边的系统提示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在不断响起。
【你连续不断的诗文引起别人重视,有人猜测你的身份,声望+5】
【声望+5】
【声望+3】
【声望+2】
【……】
而在李旭对面下方的那一桌,官员的公子们,此时已经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这……居然真的是那位……”
之前一直看起来稳重的徐公子,此时已经是最害怕的那个。
哆哆嗦嗦勉强说出一句话来,身体已经彻底没有了力气。
不过其他人也没好到哪去。
“还好我们之前没有大声嘲讽……”
“你还说!”
“唉,谁知道这位居然这么小的年纪就独自来青楼……”
“别提了,别提了!再说下去命都要没了!”
“是是是,我们说点别的,说点别的……对了,九皇……这位的诗你们觉得如何?”
“那还能如何,绝对是极品啊!”
“确实,不但遣词用句多有神来之笔,诗文更是精炼,让人如亲眼所见……”
他们开始专心称赞这几首诗,声音也逐渐大起来,一时间一片其乐融融,摇头赞叹的样子。
同时因为他们整体的文学层次比其他人都要高一点,因此很快的,他们的评价就被其他人附和,一时之间他们反倒成了称颂李旭的中心。
只不过他们嘴上自然不断称颂着,但偶尔互相对视和错过的眼神,无不透露出他们内心的想法。
这九皇子刚过十岁,多半是第一次出宫,居然就直奔青楼,还真是……
“还真是”后面就不能想了,想想都是亵渎。
他们的称赞,不但让众人跟着附和,同时露台之上观察情况的司理理也是眼神一亮。
因为她可是很清楚这一桌公子哥的身份,背后无一不是当朝官员。
有他们的认可,这位新来的小公子,至少在帝都最上层这个圈子里,绝对能混得风生水起。
这样一个很可能有大身份的小公子,对于她在庆国接下来的活动和任务,绝对有巨大的帮助!
这样想着,司理理的心中立刻有了主意。
她将手中来自李旭的诗文全部整理好,亲手放入侍女端来的锦盒,并盖上盒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