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睁大眼睛,努力争辩道:“可是老师,当初孔圣身高九尺,人皆异之,这是书上写的吧。”
老学士一愣,缓缓点头道:“不错。”
李旭继续道:“孔圣左拳为理,右拳为礼,佩剑名德,配弓名仁,亲率三千弟子,周游各国,这才得到以礼相待。”
“要不是他有这些武力,可能刚说两句就被人砍了。”
老学士目瞪口呆:“这……孔圣向来以理服人,怎会如此……”
李旭撇了撇嘴,耐心解释道:“孔圣自然是想以理服人的,但是当时那些诸侯国,本就只顾自己利益,怎么会因为几句话就改悔?”
“要不是孔圣人高马大,又有人手,别人谁会听他的!”
老学士感觉三观都要崩塌了,大怒道:“九殿下慎言!如此亵渎经典,岂非……岂非……”
他岂非了半天没有非出后文来,李旭却是把心一横,继续说道:
“正因为孔圣足够强,所以才可以逼别人学习他的礼仪,不学就打到他站不住,这样他以后就会学了!”
老学士干脆气得话都说不出了,忍不住伸出手指,指着李旭不断颤抖。
皇子皇女们都担心把这老学士气出好歹来,一时有人关心安抚老学士,有人怒视李旭,有人慌张吩咐下人去请御医,文华殿内一时慌乱一片。
“皇帝驾到!”
恰在此时,庆帝驾到,见到混乱场面不由一愣,连忙询问发生了什么。
老学士此时已经顺过气来,但看到一脸天真的九皇子,还是忍不住觉得心头一紧,连忙避开眼神,转向庆帝俯身就拜:“陛下,臣有罪……”
庆帝哪里会让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儒真的拜倒,连忙道:“免礼,韩学士,你教导朕的子女有方,朕都是看在眼里的,怎么突然告罪?”
老学士长叹一声,忍不住老泪纵横:“皇上,九皇子对经义曲解已深,臣实在无能,无法将正确的道理教授给他……”
说着,他一五一十将李旭刚才的惊世之语复述了一遍。
庆帝闻言也是惊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自己这个小儿子,居然是这么理解这些经典的?
这些经义,其实庆帝自幼也学习过,无论背诵理解都是顶尖。
因此他很清楚,李旭这种解释肯定是不符合经典释义的。
但他身为帝王,自然明白李旭的理解,从某种角度来说确实也不能算错!
本来今天兴之所至,只是想看看这个因为诗文而闻名京都的小儿子,没想到居然又遇到这样的事情。
这个小儿子到底都是在哪里学的?
想到这里,他好奇地看向李旭,开口问道:“你且说说,《论语》中的另一句,君子不重不威,是什么意思?”
李旭一点都没有迟疑:“君子打人不下重手,就不能树立威信!”
“哄!”
这个回答再次让皇子皇女们一阵嘈杂,就连皇帝身后的太监侯公公都好奇地看了九皇子一眼。
庆帝又问道:“那,子不语怪力乱神?”
李旭:“夫子不想说话,把人打得神智不清。”
庆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李旭:“三十个人才配让我站起来打,要是四十个人,我动起手来就不会有任何犹豫。五十个人,我就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是天命在我,要六十个人在我耳边说好话,才能让我消气,要是七十个人围攻我,我就放开手脚,随心所欲的乱杀,也不算坏了规矩了!”
………………………………………………………
虽然这个世界不一样,但肯定也会演化差不多的文化,从有诗歌就能看出来。
这里的论语与孔圣,就看成他们自己演化的另一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