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之后,有一个名为帕森斯的美国社会学家。通过对比韦伯和二战的资料,提出了一个叫做哲学突破的说法。】
【他认为,轴心时代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在这四大文明中都诞生了精英阶层。】
【这些人接受了教育,有时间思考历史,因此才创建了各自的思想。】
【不过,以上这些说法也都只是猜测,时至今天,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为什么这四大文明所产生的思想体系都是在劝人鄯善到了这里,】
【我们就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真相,道德是一个文明延续的核心,残酷的就是道德,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牢固。】
【虽然老庄认为儒家是于府的思想,认为制定道德的人最不道德,】
【因此还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观点,认为道德只是帝王奴役民众的工具。】
【但不可否认的是,完备的道德观念是一个文明发展的必需品。】
评论区
————噢,这不就是物理定律,熵增定律么?道德就是为文明避免熵增……
————无法突破的原因是不是也许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本源呢,突破就意味着毁灭
————自欺欺人的人永远看不到真相,只能看到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发明创造,科学思想,也都是一时间百花齐放,然后后人吃老本到现在
明朝时期,在一个别致的庭院內,四周竹林环绕,王阳明在与他的好友进行了一场充满哲思的对话。
王阳明身穿素净的学者服,面容显得刚毅而内含哲思。
一阵清风拂过,他凝视着杯中的茶水,似乎在它们的波纹中寻找着人生的答案。
他的声音带有一种静谧的力量:“我們常常认为道德是文明延续的核心,但其实,道德并没有我们所认为的那么坚不可摧。”
他的好友,一位身形瘦长,儒雅而友善的学者,靠在一旁的竹椅上,
用手指轻抚着自己的长须,略显惊讶地问道:“这不是与儒家的传统观念有所违背吗?”
王阳明的眉头微微蹙起,却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思考,他解释说:
“老庄曾批评儒家构建的道德体系,认为那些定义道德的统治者往往背弃了真正的道德。”
他举头望向远方,仿佛在追忆古代圣贤的对话,继续说道:
“庄子提出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其实是一种思考,他认为道德就是用来统治和奴役人民的工具。”
在这个沉浸于哲理讨论的夜晚,庭院中的绿植带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王阳明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的淡淡星空: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中,一套完整的道德观念是社会秩序和文明发展的基石。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友人对此点头赞同,眼中闪过敬仰之情:
“阳明先生的观点总能让我倍感启发。确实,道德的建立需要深厚的根基和明智的引导,而不是简单的强加。”
两人的身影在昏黄的烛光中拉长,讨论的议题融洽而深刻,
从道德理念一直扩展到宇宙人生。
王阳明的手势和神情都显得十分从容,不时地举杯品茶,
以自然而优雅的姿态展现出他们的思想交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