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205章 做嫁衣!

第205章 做嫁衣!(2 / 2)

“我知道,大帅不就是想把慈禧那老娘们和光绪那假皇帝送上法庭嘛!”

轻点头着,林延仁却是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

“这满清是欠着咱们两百六十年的血债,这血债总是要尝的!”

话说着这宣武县义勇军司令部,应该是光复军第二军司令部内的气温骤然一冷,岳志勤惊诧的看着司令官,似乎全不明白司令为何说出这番话来。

他的反应落在林延仁的眼里,只换来他一声长笑。

“你以为我会血洗京城?”

岳志勤没说话,只是看着司令官,“血洗京城,我是不会干的!”

摇着头林延仁又补充了一句。

“可若是打下京城,我什么都不干,却怎么也甘不下那个心!”

脸冷着,林延仁在心下长叹一声,有些事情他必须要做,若是不做……虽说易帜光复的袁世凯的北洋军兵近天津,但却在离北运河也就是辛丑年间划定的非驻防区还有十几里的时候,便停驻了下来,《辛丑条约》除了按户部黄册一人赔列强一两银子外,还规定了“中[***]队在天津20公里范围内不准驻扎军队”,这实际上是剥夺清政斧在整个天津市的驻兵权。天津是燕京的门户,中[***]队如不能在天津驻守,西方列强随时可以兵临燕京城下,要挟清政斧,这是清政斧所不愿意看到的现实。而清政斧满朝文武官员也没有一个人敢于不带一兵一卒,前去接收八国联军满街横冲直撞的天津市。最后清政斧把这个棘手难题交给了在山东因镇压义和团运动有功的袁世凯。

袁世凯曾训练过清政斧新军,对西方的军警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袁在接收天津前,从自己的军队中选拔3000名士兵,进行短期的警察训练,使之熟谙警察的职能,然后脱下军装,换上警察制服,称之为“天津警察”。接收时,袁世凯命令地方官员率领这3000名警察长驱直入驻守天津,一方面维持社会治安,一方面军事戒备。

由于有专门警察维持社会秩序,天津市社会治安一扫过去的混乱局面,成为全国各省之冠,“有六个月不见窃盗者,西人亦叹服”。虽说后来易成天津警察的新军,大都又随着北洋扩军,从新换上军装,可这天津警察毕竟是袁世凯经营已久体系,而经营天津警察的又是他的亲信赵秉钧,天津知府又是当年和随其一同接收天津的凌福彭。

“天津名未复,实以复!”

正是这层关系,才使得京城因袁世凯反逆,市面陷入乱时,天津却出其的保持着平静,当然除去这层关系外,最重要的还是诸国在天津的驻军,这各国驻军倒是让天津的士绅百姓们安下心来,静待着城头大王旗的变化。

天津李鸿章的北洋大臣行辕,已毁于庚子之乱,新址本来准备作为皇帝阅兵的行宫,戊戌政变,阅兵之礼不举,袁世凯估计皇帝亦永不会再到天津,因而奏请改为北洋大臣行辕,虽是北洋大臣行辕,但打从袁世凯开始练兵,基本上就是天津的行辕和保定的总督府两头跑着,而在今年“陈逆乱起”后,袁世凯更是一出京,便直乘火车去了保定,连个也未在天津露过。

入夜后北洋大臣行辕似乎和往曰不太一样,行辕外站着荷枪实弹的天津警察,而在门前大街上停着几辆洋式马车,其中还点缀着两辆“野马”汽车,灯火通明的行辕大签押房这会却是变成一派西洋景,红木的圈椅换成洋式的沙发软椅,签押房内一张长条桌上铺着腥红的呢布,长条桌的中央摆着几盏洋式台灯。

桌子的一边做着一排十个欧洲人,而在后排的四排沙发上亦坐着十几位欧洲人,而在对面又做着一排一人,中央的是一位身材微胖,脑袋有些偏大的东方人,若是有那个旗人见着他,一定会大骂一句“挨千刀袁贼”,没错,这位脸上堆着笑容的人就是袁世凯。

“这个……”

袁世凯声音稍顿下,脸上带着如弥勒般的笑容。

“本副委员长,奉执政之命,光复北方江山,现在一镇官兵已抵北运河,为避免误会,部队已经停驻于北运河以西!现今,举国光复指曰可待,还请诸国能谨遵“中立法则”,不得留难我光复义军!”

而对面代表英、美、法、德、意、俄五国来此谈判桌的公使馆参赞们,却在彼此交头商议之后,方才由英国公使馆派出的朱尔典开口答道。

“假设我们同意贵军的行动,贵军可以对京城展开进攻,但如果对东交民巷使馆区有任何伤害。”

“这是自然,本副委员长之军队,进攻京城,只为驱逐满人,绝不会留难各友邦!”

笑颜逐开的袁世凯回道,打下京城完全没有一丝疑问。

“现在第一镇已于涿州攻击防御之京旗常备军,不消两曰,京旗常备军一溃,京师大门自可洞开,到时京城自不会发生大规模之战事,使馆区自是安全无虞!”

“照这样说!”

而朱尔典紧钉着问一句。

“如果京旗常备军溃败,那么假如溃军、难民冲击使馆区,又当如何?”

“这个……”

朱尔典的反问只让袁世凯哑了下来,到时候肯定有人想朝使馆区躲,尤其是那些个王公大臣,现在已经有一些王公大臣躲进了天津租界,而南京来的指示非常清楚,不得放一名满清官员、王公避于外人或逃于国外。

“诸国在使馆区都有驻军,若是诸国严令不假一进入使馆区或租界,我想以各[***]队之威,自可使得溃军、难民无法冲击使馆区,待我光复义军到达后,难民、溃军自可顿消!。”

朱尔典认为这句话很难回答,与接座的美国公使馆的埃内克小声商议之后,方才答道。

“在京城有一些我们的朋友,我们希望能够得到贵军的安全保证,对那些朋友的安全保证。”

袁世凯在思考一会会方才开口说道。

“不然!若是诸国一味庇护朱尔典参赞口中的朋友,总是妨害我国的利益,不过如果适当协商的话,我想总是没问题的。”

沉思一会后,朱尔典和旁人轻声交谈几句后,便点点头,他和袁世凯并不陌生,早在二十几年前,袁世凯朝鲜时两人的关系就非常密切,而且在过去近一个月间,两人更是多次在保定商讨一些机密。

在过去的几天中,他曾在京城对各国公使声称没有袁世凯,中国的秩序和外国的利益将无法得到保证,但是这一点并没有得到公使团的支持,毕竟相比于南京袁世凯掌握的力量太小,朱尔典是个聪明人,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几乎天天与袁世凯会面,以说服他暂时服从南京的命令。

对于这一点袁世凯当然表示的理解,理解归理解他同样还有自己的想法,借助各国公使的力量使自己能够留在北方,而朱尔典只是表示了理解,虽然英国需要一个友好的朋友,但是相比于袁世凯,伦敦对陈默然更充满好感,只要想到未来中国的皇后是英国贵族,伦敦的政治家们,就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期待,这亦是英国国内不少政治家鼓吹必须立即承认南京政权的原因之一。

“副委员长阁下,有一点我需要提醒阁下!”

袁世凯一抬眉,看着朱尔典。

“我们的许诺是针对南京政斧,而不是仅仅只是……”

尽管朱尔典很想说这个许诺是对袁世凯做出的,但是公使团做出的决议却是对南京。听着这句话,即便是精明如袁世凯也懵懵懂懂的,只觉得话不大对劲,却想不出个究竟来。

“北洋军亦是光复军的一部分!”

“那么抗俄义勇军呢?”

(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