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闲聊了一会,小小满足了何雨水的那点好奇心,何雨柱就搀扶着老太太回后院了。
帮老太太打开灯,何雨柱也没直接回去,而是坐了下来,然后慢慢的给老太太讲关于于莉的那些事。
有一部分是何雨柱听那个巷子口刘家大姨说的,一部分是于家人跟何雨柱讲的,何雨柱基本上没瞒着老太太。
他之所以竹筒倒豆子一般的不隐瞒,就是考虑到于莉嫁过来之后,这些个往事肯定是瞒不住的,肯定会在大杂院这一片传的到处都是。
碎嘴婆子,可不就只有槐树胡同那边有,这南锣鼓巷还更多。
老太太给何雨柱的印象就是一个明理人,更是一个帮亲不帮理都,这于莉嫁过来,那就是一家人了,提前给老太太通了气,免得遇到事,让老太太措手不及的。
果然,当老太太听完,也没说出反对的话来,而是说道:“这姑娘倒是个性子硬的,跟你娘倒是挺像,大孙,这门亲事太太我赞成,这样的好姑娘,可就该我当我大孙媳妇。”
何雨柱没想到老太太还能通过旁人的述说在于莉这里找到原身亲妈的影子,原身对自个亲妈的印象并不多,何雨柱更是无从了解。
但能让老太太这么多年还记在心里面,那肯定是不差的。
老太太这会也明白何雨柱的顾虑,她继续说道:“大孙,你也别有什么负担,明儿就放心大胆的跟于家姑娘领证去,领了证,带回家来,让太太我瞧一瞧,咱们再挑个好日子,把这婚事啊,风风光光的办一办。”
于家的意思是简单的吃一桌饭,大办就不必了,毕竟于莉有这么一档子事,不风光。
何雨柱倒是无所谓,这会老太太既然说要大办,那无疑就是在这大院里面多置办两桌,请院里各家当家的一起吃一顿饭,也是花不了几个钱的。
至于请全院所有人吃饭,这不现实,也不会有人提这么个要求。
三年自然灾害才刚过去,勒紧的裤腰带也就稍稍放了点,没勒的以前那么紧而已,不会有人奢望能带着全家大吃大喝的。
毕竟这年代很多人结婚,可是连酒席都不操办的,给邻里间送上两粒喜糖,就算是办过了。
何雨柱点点头,把老太太的话放在心上,等明天领了证,就跟于莉商量了下。
他今儿在于家给于莉的承诺就是以后夫妻俩的事情商量着来,自然不能说话不算数。
这是何雨柱穿越前的经验。
一个家里面,虽然要有一个当家做主的,但是也得有商有量的,这是起码的尊重。
哪怕是被反对,自个又认为是正确的,那就更应该说服对方,如果连跟自个同枕共眠的人都说服不了,都没能统一意见,那这事情极大的概率是要失败的。
天时地利人和,人定胜天,无不说明人和是最重要的。
“那太太您早点儿休息,养足精神了,明儿大孙我带着您孙媳妇来给您请安!”
得了老太太的首肯,何雨柱笑呵呵满意的从老太太家里面出来。
有了老太太的支持,想来于莉的那遭子事情,不会掀起什么波浪来。
尽管记忆里面剧情当中并没有提到于莉的这段过往,也没有交待于莉刚进大杂院那几年的事情,但是这会想想,估计是不太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