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小蔡成功投身投机事业,他嗤之以鼻,却未曾深究蔡成功何以走上这条道路。
对于祁厅长的屈辱之举,他报以鄙夷,却对祁厅长遭受权贵欺压的苦楚,漠不关心。
简而言之,侯亮平一路顺遂,自视甚高,缺乏对普通民众生活的体恤与理解。
他未能真正从民众的视角出发,思考问题,似乎已与人民渐行渐远。
历史长河中,不乏鲜活案例昭示:
若官员脱离群众,即便昔日贤良,亦可能蜕变,沦为祸国殃民的恶吏。
专注于铲除贪腐,而忽视其深层原因,极易走向极端,蜕变为铁腕酷吏。
祁厅长之流,贪赃枉法,包庇罪犯,滥用职权,确为社会之蠹。
然而,如侯亮平这般人物,倘若赋予其高位重权,其潜在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觑,甚至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便是多数人心底对侯亮平复杂情感的根源所在:
虽明了他是正面形象,但内心深处却对其抱有强烈反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侯亮平与祁厅长,二人皆有借助女性力量提升自身地位的经历。
侯亮平有权利用法律手段制裁祁厅长的不法行为,却无权轻视其曾经的屈从。
至少,在年轻时,祁厅长面对压迫并未轻易屈膝,而是奋力抗争,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加入缉毒行动。
直至身中三弹,死里逃生,方才深刻体会到现实的冷酷,被迫妥协。
而侯亮平呢?他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娶了一位贤内助,借助岳父的影响力步入核心机构,此后仕途坦荡,顺风顺水。
未曾亲历他人困苦,勿轻易劝人向善;倘若你我境遇相同,善恶难料。
这正是祁同伟欲将侯亮平拉下马的部分动机——非仅出于嫌恶,更有探求真相之心。
他渴望知晓,假使侯亮平与祁厅长的角色互换,侯亮平是否真能超越前者?
祁同伟愿意适度让步,无需刻意施压,仅需破坏侯亮平与钟小艾的情感纽带,切断其与权贵的联系。
届时,观察侯亮平能否在无权贵庇护之下,恪尽职守,一心为民,勇于与邪恶势力斗争。
若侯亮平能够做到,祁同伟将坦承错误,给予相应补偿,甚至运用自身独特的视角与先见之明,助其步步高升。
反之,祁同伟则将加倍施压,令其寸步难行,亲身感受权力的微妙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