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琢磨着,工程指挥部成立后,李达康多半不会亲力亲为,他那个总指挥的位子,也就是个摆设。
真正操盘的,应该是常务副县长王大陆,至于具体的活儿,就得落到另外两位副总指挥身上了。
自己对工程建设一窍不通,李达康却硬要把这担子交给他,唯一的解释,就是想让他负责工程的招投标,说不定还得管管验收。
于是,祁同伟离开县政府后,没回红山乡,反而拐进了新华书店,买了一堆书,又把之前认识的包工头郭有财给叫了出来。
郭有财虽然干的工程不大,但在这一行混得时间不短,知道不少业内猫腻和不成文的规矩。
祁同伟通过他的讲解,再结合书本知识,对路桥工程的招投标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那时候,还没流行公开招标,多数工程采用的是议标或者邀请招标。
议标,说白了就是工程部门直接找一两家承包商谈合同,优点是快,缺点是没有竞争,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邀请招标则是请几家有资质的承包商私下竞标,理论上比议标公平些,但因为那时有资质的承包商不多,还容易串通,效果也差不多。
不论是议标还是邀请招标,都无法避免招投标过程中的巨大利益空间。
虽然公开招标也不是银弹,但至少是个进步。
第二天,祁同伟找到李达康,表态道:“我可以当这个副总指挥,但有条件,全县的交通改造工程,所有环节都要公开招标。”
李达康一头雾水,等祁同伟解释完公开招标的概念,他沉思片刻说:“小祁,你的想法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意义不大。
有能力承包这工程的,也就那么两家。
一个是跟岩台市交通局关系铁的岩台道路建设公司,另一个是我们金山的永泰路桥,我们别无选择。
总不能让外来的和尚念这本经吧,那样麻烦事儿一大堆,工程进度都得受影响。”
祁同伟早有准备:“这个问题我想过了。我们可以把整个工程分成几十个小标段,每个标段单独招标,让本地的小型承包商也能参与竞争。
就算最后还是那两家大公司拿走所有标段,有了这些小公司的参与,至少能把总价压低。
公开招标程序透明,我们把规则摆在明面,尽可能避免黑箱操作。
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省去那些人给我送礼、送美人的麻烦。”
李达康认真听着,点头赞同,直到最后一句,差点让他笑岔了气:“你小子兜了这么大个圈子,原来还是担心自己扛不住诱惑,怕变成腐败分子。”
祁同伟心想,可不是,我可没你那份定力,官位对我而言,远不如七情六欲来得实在。
但嘴上却说:“这不是对自己没信心,而是对那些承包商的手段没底,谁知道他们会出什么幺蛾子。”
“行吧,就按你说的办,招投标一结束,就放你回红山乡,怎么样?”
李达康一副通情达理的模样。
第二天,祁同伟正式成为交通改造工程的副总指挥,工作地点也从红山乡搬到了县城,带着团队开始设计招标程序。
他依旧是红山乡的副乡长,这次的副总指挥身份,不过是临时的。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完全出乎他的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