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初次模拟的结果,李宣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复杂,默默在心中暗道。
“这少女竟然是卢植的嫡女。”
“倒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不过那恶少的身份与我猜测的差不多,何进之子,当真显贵..........”
何氏一族,在当今朝堂的地位无比显赫。
不仅何皇后受尽灵帝恩宠,爱屋及乌之下,就连国舅爷何进也倍受汉灵帝信任。
李宣更是清楚,随着黄巾之乱的爆发,何进的官位还会更进一步,进位大将军。
日后灵帝驾崩,何进更是会独霸朝纲,成为一代权臣。
恍然间,李宣又回忆起了不久前,卢植匆匆离开时曾说过的话。
“何侍中今日在府上做客,我还需前去照应。”
一时间,所有事情都在李宣的脑海中串联了起来。
“这么说来,今日来卢植府上做客的,应该就是何进了。”
“可何进如今在朝野得势,权势地位尤在卢植之上。”
“是什么事情,能让何进不惜屈尊,亲自来卢植府上拜访呢?”
李宣在心中暗暗分析,也得出了事情的真相。
“不出意外,他应该就是为了这个不成器的恶少儿子了。”
诚如李宣所想。
即便何进如今得势,但他总要为儿子的前途考虑。
若何咸争气,何进自然好办。
以他如今的权势,大把官员上赶着推举何咸做官。
但偏偏何咸又是个不成器的。
以何咸的做派,在洛阳内名声怕是早就臭不可闻。
所谓“举孝廉”,推举的自然主要就是品格。
即便有官员再怎么想讨好何进,但最起码得脸面还是要的。
厚着脸为何咸举孝廉,他们估计也办不出来。
更何况,何进如今得势确实不假。
但不代表朝廷就是何进的一言堂,何咸若是真被“举孝廉”,岂不是给了何进政敌们攻击他的把柄?
所以何进最好的办法,就是为何咸寻一个“名师”来镀金。
——卢植,便是最好的人选!
试想一下。
有了“卢植弟子”的金字招牌。
日后就算有非议,也是卢植先顶在前面。
毕竟教不严,师之惰,这可是圣人说的。
日后再有官员推举何咸做官,岂不就顺理成章了?
卢植当然也不傻。
对于何咸这号纨绔恶少,他当然是看不上眼,绝不可能将其收入门墙。
于是何进也只能屈尊,亲自带着不成器的儿子亲自前来拜访卢植。
以何进的权势,既然愿意如此屈尊,卢植大概率也只能选择妥协。
亦如刚才的李宣一样,何咸这个恶少估计也是在拜师后被顺手打发。
让他先到学堂熟悉一二。
这也是何咸出现在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