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脚步轻快,仿佛已骑上了新车,畅游在都市的街头。
秦天佑肩挑着扁担,踏着轻快的步伐来到红星路的百货大楼。
“同志,我要买……”他笑呵呵地对着一位看起来面善的售货员说道。
“不好意思!”售货员不等秦天佑说完,立刻打断他,脸色变得比死了爹还难看,“我们这里不卖农副产品……农副产品出门左拐三百米,有供销社!”
“啥?”秦天佑一愣,又看了看自己肩头的大扁担,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
“这是把我当成卖农副产品的小贩了。”他心中暗想,这时代供销社和百货大楼虽然都是国营,但毕竟有高低贵贱之分。
百货大楼听起来就高端大气,主打轻工业产品和高档用品,如衣服、纺织品、日用品、高档食物、鞋子、进口手表、自行车等。
而供销社则广泛分布在农场和街道,一听就是和农产品有关,低端、low。
“我不是……”秦天佑明白这个时代人的态度,于是解释道,“我不是买农副产品的,我……”
“出门左拐,三百米……”售货员再次摆出一副高姿态。
秦天佑真是醉了,心中暗骂:“以貌取人!”
“啪!”这次,秦天佑啥都不说了,直接一巴掌将自行车票拍在柜台上。
售货员正要发怒,目光却瞟到了柜台上的票。
一个熟悉的高贵的、散发着伟大气息的票据映入她的眼帘。
白色的底儿,黑色粗体宋体字,上面标着【上海自行车三厂】,下面标着【自行车券】这两行字体都是黑色的,彰显了它的尊贵。
秦天佑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印有红色凤凰标志的自行车票,售货员小王眼睛一亮,瞬间换上了一副讨好的笑容。
六十年代,自行车比后世的宝马还稀罕,有车票的人,不是有钱就是有势。
“嘿嘿,这位先生,真是不好意思。”小王连忙道歉,语气里满是紧张。
秦天佑淡然一笑,并未打算为难他。
随后,他买了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付了车款,又额外付了车牌刻名和自行车税。
骑车离去时,清脆的车铃声吸引了不少羡慕的目光。
在这个时代,自行车就是身份的象征,尤其是对于秦淮茹这种普通百姓来说,半年不吃不喝也难买一辆。
“刘先生,慢走!”小王热情地送出门外。
秦天佑骑上新买的凤凰牌自行车,一路招摇过市,引来路人纷纷侧目。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潇洒,那辆自行车更是熠熠生辉。
“瞧瞧,那可是凤凰牌的自行车啊!”
“哥哥,咱们什么时候也能有一辆?”
“骑着新车招摇过市,真让人羡慕!”
秦天佑骑行在街头,享受着万众瞩目的感觉。这辆自行车给他带来的荣耀,甚至超过了后世的宝马。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自行车厂因为产能关系,无法大规模供应百姓购买,所以需要票证,价格也相对昂贵。
一百六十元的价格,对于秦淮茹这种月收入二十七块五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然而,秦天佑却毫不在意,他骑着新车,身影在阳光下愈发显得威风凛凛。那清脆的车铃声,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秦天佑,就是这个时代的王者。